智慧人生人生随笔

北大荒记忆碎片散文随笔1000字

本文已影响 1.29W人 

1958年麦收后,随着来队家属的增多,又来了一批山东支边青年,北大荒的住房更紧张了,那临时住人的帐蓬、马架子与地窝棚是过不了冬的。北大荒人怎么能被这点困难吓倒,于是农场号召大家利用秋收前挂锄后天气晴好的这一段时机,人人动手脱大坯,记得不分工种,忙闲都有指标,好像每人要脱一千块大坯,连要什夜班的拖拉机手、炊事员全不例外,为基建准备充足的建房材料。

北大荒记忆碎片散文随笔1000字

所谓大坯,就是没有进窑烧的土砖,但比砖的尺寸大得多,我们脱的有40厘米长20厘米宽,所以大家叫它大坯,于是连队附近的水塘边,被大家平出了一块场子。脱坯得用白浆土,我们首先把表层的草皮与含量有大量腐植质的黑土去掉,拿铁锹在坑里把白浆土一锹锹的翻上来打碎,然后用水泡上。有人从马号借来了大铡刀,将割来的小叶樟草或是麦秸铡成寸段。

第二天等泥泡软和了,加上铡碎的草,用二齿钩与铁锹和泥,有的人干脆脱了鞋下去踩,等把泥与草搅拌得均匀了,两人一组,一个运泥,一个脱坯。运泥的用四齿叉子或铁锹运,因四齿叉子省力,更好用,没叉子的只好用铁锹了。脱坯的蹲在地上,旁边的是个水桶或脸盆,木头模子用一次得洗一下再放在地上。运泥的'把泥运来后,往模子里一倒,脱坯的用手使劲摁,使泥巴充满整个模子压实抹平,接着拿着模子的两边,把模子拎起来。如此重复,一块块长方形大坯就平整的排在地上了。

那时开展了劳动竞赛,农工下了一天地,吃了晚饭不顾劳累,就赶到场院边的水塘处,开始脱坯。直干到天黑了还不想走。还得备土,泡上水,以利明天再干。土坯晾干后大家又帮着运到基建工地,连队又抽调人充实了基建队伍,终于在入冬前盖了十几幢家属房,上面苫了草顶,里面砌了火炕,刷了白,装上了玻璃,刚结婚或有孩子的人们住进了温暖的家。这种住房冬暖夏凉,成本很低,除了门窗、房梁用点大木料,烟囱锅台用些砖及少量五金制品外几乎全都是取自自然,辅助工种也多是农闲时的劳力,花不了多少钱。

这种宿舍,只有里外两间,不足30平方,里屋住人,外屋大灶连着火炕。农场干部职工几乎住的全是这种宿舍。这种房子年年要抹泥,掏炕,几年要重苫草。由于经营不善,连年受灾,虽然农场建成了砖窑与瓦厂,直到1968组建成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时,除了机关、学校、医院、招待所等公用建筑换成了砖房,职工宿舍面貌依旧,人们形容这种上面漏雨,墙面破损东倒西歪的土坯房是:“贴膏药、柱拐棍、披头散发掉眼泪”,再不更新就成危房了。

兵团为了屯垦戍边,迎来了大批京津沪的知青,(我们农场就有4000多人)为迎接他们各单位又建设了大批砖瓦的宿舍与食堂,并逐年更新了家属房,作为老教师,我家在1972年秋也首批住进了学校新址的家属房。改革开放后农场开始了第三波住房建设,现在与城市没多少区别了,普通职工也住进了设施齐全的楼房,有钱的更是住上几百万的独幢花园别墅,钱怎么来的另当别论,连续两任一把手全是贪财的官,也有办企业发了的,承包土地发家的。小平房出租给外来户,他们是顾工或做小生意的。想找一幢土坯房,拍张照片也难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