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人生感悟

教师的学习感悟:再谈“教育自信”

本文已影响 4.14K人 

1

教师的学习感悟:再谈“教育自信”

之所以叫《再谈“教育自信”》,是因为今年的8月4日,我在微信公众号中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题目叫《让优质教育在“教育自信”的土壤中长出来》。今天,鹭江论道,林格老师,屈浩主任,还有北师大平台两位校长,围绕《回归文化母体,巩固中国教育自信》的话题展开,让我再一次思索“教育自信”,有了很多新的启发,所以写下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并非另起炉灶,而是在原有文章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期待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

2

“教育自信”对一所学校而言,有什么价值?打个比方,如果把一所学校比喻成一棵大树,那么“教育自信”就如同扎向土壤深处的根须。根须愈健壮,树就愈发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如果根很薄弱,那么无非两个结果:一是这棵树根本长不起来,二是即使这棵树阴错阳差地长起来了,看起来也一片繁荣,但实际上“外强中干”,一阵风吹草动,就足以要了它的命。

3

说“自信”,我想先说中国教育的自卑。中国教育,很多时候是没有底气的。众多的教育者表现出来的自信,大多是装出来的。

自卑的表现之一是“否定太多”。对中国教育,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抱怨和批评,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妄自菲薄,对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东西,几乎“全盘否定”,总希望用国外的某些教育作为标准、模型或样板来改造我们自己的教育。“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结果“病急乱投医”。很多时候,“头疼”的毛病没治好,反倒“心肝肚肺”也出了问题。其实,支持中国崛起奇迹的,正是中国教育培养出的一代代人才。教育不该仅仅作为吐槽和挖苦的对象,更需要的是认真研究与面对未来的积极建设。

自卑的表现之二是“左右摇摆”。缺乏定力,缺乏对教育自身规律的深刻认知,盲目模仿照搬现象严重,总渴望一蹴而就,找到“一劳永逸”的良方。被社会、家长所绑架,不敢坚持教育的真理。对校长而言,表现出的就是“墙头草现象”,跟风严重,缺乏独立的教育品格和气质。今天学“洋思”,明天学“杜郎口”,今天这个模式,明天那个模式,欣欣然于大做表面文章。

自卑的表现之三是“急功近利”。不能站在生命的高度来认识教育的本质,在急功近利的道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远,最终迷失。普遍缺失“基于学生”的教育思考,教育控制性被不断强化。在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的氛围中,出于追求升学率、增加竞争、提高考试难度的需要,致使我国中小学课程的深度、难度已成各国之最,学生负担过重,厌学情绪严重,越来越多的家庭把孩子送到西方发达国家就学。这,其实也是缺乏教育自信的表现。

自卑的表现之四是“急于设防”。学生过“圣诞节”、过“感恩节”,这还了得?这让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情何以堪”?于是,一到圣诞节,捕捉“圣诞老人”的教育模式就悄然开启。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困惑,背后无非是有一个不安的声音:一旦学生过洋节,就一定会把我们的传统文化丢掉或削弱。这样的逻辑并不成立:世界的未来是开放与共融的,,学校的管理者,不能陷入“非此即彼”的简单的思维逻辑,“闭关锁国”、“掩耳盗铃”只能是自欺欺人的“太平”。无论是“洋节”,还是“土节”,都是一种精神文化领域的公共产品,我从不相信,因为孩子们过了感恩节、圣诞节就会不爱国了。我们的围追堵截,恰恰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4

作为校长,在学校建设中,如何增强教育自信?

自信源于坚信文化根源的自觉。在教育原理的剖析上,中国始终站在高位,这一点毋庸置疑。我们永远不要“妄自菲薄”。宁静的自信来自于对根部力量的深信。作为北师大平台的附属学校,我们的教育之根在哪里?第一在我们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里,第二在北师大的教育文化体系中。我们无需去外面的世界“寻寻觅觅”。回头看,这些文化底蕴足以支撑我们在教育之路上,寻找到正确的方向。校长应该是个理想主义者,坚信文化根源的自觉,就是有担当精神,就是坚持做自己理想中的教育。一棵树改变不了一个城市的气候,但每一棵树都会让钢筋水泥的世界多了一份希望。如果每一个有教育情怀的校长,都能坚持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北师大教育理念的高度自信,按照规律去办学,我们的教育不就多了许多亮色吗?

自信源于坚持教育创新的勇气。“天不变道亦可变”,大的体制我们无法撼动,大的环境我们无力更改,但没有关系,每所学校都是一个实践基地,我们可以尝试许许多多属于我们自己的创新实践。一位校长,要时时以自己的创新意识、思维以及能力去感染、带动教师创新力的形成和发展。赋予教师更多的专业自主权,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能自觉地将知识传授和创新思维相结合,同时捕捉教师创造思维的闪光点,多层次、多角度地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当然,我主张目前的基础教育改革应该走渐进式的带有创新色彩的改良之路,不要疾风暴雨,恨不得一下子“革”了传统教育的“命”,恨不得彻底拆了旧的,撅地三尺,再造新的。教育改革要在保证能够“生存”的基础上,从育人方向、培养方式、课程重构、管理完善等诸多方面寻求突破的路径,以渐变的方式影响“铁板一块”的教育大气候。这不是对教育积弊的消极妥协,而是能够促进教育真正产生变革的智慧选择。

自信源于恪守教育规律的定力。教育自信,需要教育者的激情,更需要教育者的理性,要遵循教育和人的成长规律,要让教育、让老师更“专业”。“教育不仅是艺术,更是科学”。要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不同学段儿童的身心特点上来,如此才不会犯南辕北辙的错误,学校才会具备理性的特质。譬如,短视性地追名逐利、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往往以牺牲孩子的身心健康、牺牲孩子的兴趣、热情、好奇心、创造力为代价,这个代价的结果,很可能就是我们的孩子会在人生的马拉松上输得体无完肤。我坚决反对简单机械的分数排名乃至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诸如按分排座位的教育行为。这种只看结果忽略过程的“黑猫白猫”论式的思维方式,极易戕害学生尊严、打击学生自信。教育不仅要看到冷冰冰的分,更要看到活生生的人。教育应该是温暖的,对每一颗心灵怀有悲悯之心。坚持不排名不代表不鼓励孩子积极上进、勤奋好学,我们是希望孩子由关照外在评价转向自我评价、自我激励,时刻与自己的过去相比,不断完善自我,同时,学会对外寻求合作和帮助,促成一种态度、方法等层面的良性竞争。有人问:你能坚持吗?我说:对教育规律的敬畏让我必须坚持!再比如,明知道领导所指的路子并不符合教育规律,但我们就得不折不扣地执行;明知道教育的最大宗旨是育人,可为了“达标”,为了“政绩”,我们甚至不惜让学生说谎,应付各种各样的检查;明知道全力打造“尊师重教”的风气才会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可面对“黑白两道”的压迫和绑架,就屈从了,任凭无视规则、无视传统、无视道德的事件销蚀着教育的健康肌体……尊严的底线被打破,教育就会染上“奴性”病,没了骨架,缺了钙,卑躬屈膝地在世间活着,还能奢望教育出有尊严的人吗?教育的自信又从何谈起?

5

据说法国人是有文化自信的,他们走路的时候把头抬得高高的,因为他们身后有卢浮宫。我相信,我们的身后有长城,有黄河泰山,有唐诗宋词,有孔子,有“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们也会开辟出一片肥沃的“教育自信”的土壤,让教育之花绽放得更加美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