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林杂志励志人物榜

输在起点赢在终点示例

本文已影响 2.48W人 

因为贪玩和偏科,他中学时的成绩一塌糊涂。
  
  16岁那年夏天,一家留学机构到成都招考留学生时,他正在读高中。面对这一机遇,全家人觉得与其让他苦苦煎熬,成绩倒数,不如让他换一个生活方式,一来改变一下生活环境,二来可以继续完成学业,无奈之下作出一致支持他留学的决定。几天后,他带着一种“胜利大逃亡”的心境,踏上了赴美国留学的旅程。
  
  然而,到达美国后他惊呆了,本以为想象中的美国遍地如纽约一样是高楼林立,最终到达的竟是一座乡村中学,位于美国西岸俄勒冈州中部一个叫“密歇尔”的小镇上。而作为镇上唯一的一所中学,全校学生还不到50人,他惊讶得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心理落差降至最低点。由于反差实在太大,他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来错了地方。
  
  但他还是安心待了下来,并很快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快乐点,就是这所学校的体育精神。因为他可以一边学习英语和规定的课程,一边放开心情在操场上跑步和参加篮球训练,到高中毕业时,他的个人体能和篮球技术得到了很大提升,他已是这所学校篮球队的主力队员。而这一切,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和成就感,自信心大增,学习上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留学一年后,他选择报考大学,但面对动辄数万美元学费的名牌大学,想都不敢想,考虑到自费留学和学习成绩等个人条件,最终选择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三流大学,一所又小又便宜的东俄勒冈大学就读。大学二年级时,他打算转学—这在美国是很普遍的。经过反复权衡,他决定攻读密歇根州布莱德商学院的供应链专业,这是出于学费比同级大学便宜的缘故,更重要的是该学院拥有全美排名第一的供应链管理系。2003年,热心公益的他牵头组织并筹办了学校第一届中国供应链论坛,从最初没有嘉宾到场,没有一分钱赞助,到最后论坛规模空前活跃的局面外,还节余了15000美元,一直作为创立该论坛的基金被学院保留下来,专用于每年奖励一位愿留学中国和从中国来留学的“最佳学生”,他也因此获得学院里每学期评选一名的“最佳学生”。
  
  21岁,他从布莱德商学院毕业,获得多家世界500强公司的青睐,最后就职于全球最大电脑商戴尔电脑公司总部。三年后,25岁的他决定报考哈佛商学院,GMAT测试考了三次才通过,最后经过层层面试和选拔,他被哈佛商学院录取,攻读MBA。
  
  2009年,他在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求学生涯刚一结束,就去了花旗银行工作,尽管待遇是最低的,但他更为看重的是工作中可以锻炼的能力和学到的东西是其他公司的数倍,以及更加广阔的事业前景。他很快成为花旗银行10名“全球领袖计划成员”之一。一年后,他不忘自己出国留学的初衷,毅然作出决定,回到祖国怀抱,成为中国联想集团总裁的高级助理。
  
  他,就是被当今媒体喻为“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于智博。他说:“人生有多个起跑线,也许我现在落后于人,但并不见得会永远落后于人。”  

输在起点赢在终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