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亲情文章

深深的情、无言的爱

本文已影响 2.59W人 

有一天晚上,我接到妈妈的电话,叮嘱我说:“倩儿,现在外面的天气很冷,上下班时多穿些衣服,要按时吃饭早点休息,别感冒了。”

深深的情、无言的爱

虽然短短的几句话,体现出了妈妈对女儿的关心和爱护,这又让我想起以往的一些事:那是在我小的时候,妈妈就不习惯搂着我睡觉。晚上常常是我的身子贴在妈妈的背后,希求一些温暖。而白天,我跟在比我大很多的孩子后面跑。父母也没有那种拉着孩子的手上学、放学、或者久别归来欣喜地拥抱的习惯。或许是父母那种永恒的冷静感染了我,以至于在中学时代,有许多想靠近我的朋友,与我接触不久后就都消失了。平时我很少被感动过,已经习惯于这种独立,或者叫做孤单又带些冷漠的感情生活

2003年9月上大学是我第一次离开家,当父母送我到大学,打算返回去的时候,一种对新生活、新世界的胆怯,曾使我想留住他们,只是我又很倔强地把这种孤单、无助压在心底。那天清晨,我目送他们走向校门,没有离别的叮嘱、泪水和拥抱,也没有回头。当我低头走向寝室时,我感到自己像被抛弃了一样,痛苦无助。

于是,我决定勇敢地自己面对生活。

当我第一次收到父亲的来信,内容也不过是嘱咐我别省钱,好好学习,家里很好不用挂念之类的话。很少的几个字闲散地落在纸上,看不出想念在远方的女儿的意思,只是纸上带着一股熟悉的烟草味。

在学校的日子久了,我并不常想家。好像早就熟悉了这种生活一样,按部就班地吃饭、上课、睡觉或者在中午的时候,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听歌、看书。看的都是课外书,有时感觉这个环境比家里还好,静悄悄地,不用去感受那种无声无息的沉闷。我的世界中没有别人,只有我自己,喜欢这种自由,甚至于有点害怕掺杂着某种感情、或者令人感动的东西,哪怕我的亲人,事实上我也习惯了他们所表现出的那种淡漠。

然而,不久之后,我理解并感受到了这种淡漠下藏着的那种深深的、无言的爱。

那是2004年的寒假,过了春节没几天,我就急着要回学校。我想念那个静悄悄的,不用有什么表情的世界。母亲屋里屋外为我收拾了好久,不顾我的一再反对,把能想到的东西都给我塞到鼓鼓的包里,甚至还想再给我拿一床棉被,怕开春冷,冻着我。我无力反对,索性任由母亲去。在我走的那天,父亲身体欠佳,母亲送我去的车站。火车上人非常多,我提着几个大包,好不容易在过道里靠近车窗的一个小台边站住脚。

外面的天气很冷,送站的人不多,并且多数已随下车的人流向出站口走去。我看见妈妈沿着各个车窗找我,就用力挥手让妈妈回去,她看见了我,对我固执地摇了摇头,顺着车厢继续走来走去,为我寻找宽松一点的地方。我看到母亲的头巾被大风吹的滑落在脖子上,母亲的头顶上,黑发,白发掺杂在一起显得有些发灰,有几缕被大风吹散了,贴在脸上,有几缕随着风东飘西飘。她略显发黑的脸上也布满了皱纹,那一刻我感觉妈妈那样苍老,那样柔弱。

火车慢慢开动了,妈妈在寒风中打着颤,她伸出冻得有些僵硬的手扶起大衣领子,跟着火车小跑。风卷着地上的雪向后吹去,妈妈和雪花一起渐渐被远远地甩在后边。我知道火车出站口此时已经上锁,妈妈只能走另一个侧门了。妈妈只为了多陪我一会,甚至隔着玻璃窗都难以看清我的脸,她宁愿在刺骨的寒风中等待那漫长的十几分钟,在绕很远的路走回家去。我转过头,对着车窗,悄悄的流泪,说不清泪水中到底都包含着什么。

回到学校,我给妈妈写了一封信,告诉妈妈自己所看到的和所感受到的一切,第一次向妈妈流露出了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情感。我有些忐忑不安地等着妈妈的回信,妈妈的信很快到了。

妈妈说:“倩儿,我和你爸爸一起读了你的信,都哭了。那次我们送你上学走的时候,我们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其实是谁也没敢回头,只怕一回头就再也舍不得扔下你走了。坐在火车上一天的时间,我们几乎谁也没有说话……”

当知道我“十一”可能放假,母亲和父亲都希望我能回去,又怕万一我没回去让对方失望,惦念各自偷偷地跑到路口张望后赶紧回家。

有一天傍晚,两个人都去张望的时候却正好遇上了。妈妈当作笑话讲给我听,我却只想好好地哭一场。这么多年来,父母把对我的爱深深地埋在心底,用最朴实的无声的行动来表达这份爱,用外表的冷漠掩饰内心的疼爱和脆弱,他们希望能用这种方式帮我学会坚强、学会独立。

而如今,我常年在外,难得一见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我每想起他们一次,对他们的敬爱便多几分,对他们日渐衰老的身体便多几分心疼,多几分担忧,内心的疼痛也增加几分。我恨自己没有早些把内心的这些情感告诉他们,没有早些让他们得到一份回报、一份安慰,没能在她守在他们身边的时候真正地尽一点孝心,我希望在父母有生之年能弥补自己的过失,用自己的心抚平父母额上的皱纹,用自己的情感染黑父母头上的白发,感谢父母给予自己如此灿烂美好的生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