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人生随笔

异乡人散文随笔

本文已影响 1.28W人 

“披星戴月的奔波,只为一扇窗,当你迷失在路上,能够看见那灯光,不知不觉把他乡当做了故乡,只是偶尔难过时,不经意要望远方”。大大小小的节日加起来,已经数不清这是第几个了,但是清楚的记着这是在异乡过的第二个清明节,是奶奶离开后的第二年。

异乡人散文随笔

好像岁月把所有冗长的想念都冲淡了,那离开的人已经只是被偶尔想起,而活着的人各自有各自的生活。黑白相框上,离开的人,音容笑貌依旧,那些活着的人,多多少少在岁月轮回中有了痕迹,岁月成就了他们的好多种人格,也给离开的人一个解脱。没有哪一种感情是超凡脱俗的,只是有了想念,感情也就愈加可以保鲜。

都说从家乡走出去的是肉体,留下来的是灵魂。恋家的人,任何一丝关于想念的风吹草动都可以催泪,比如大大小小该合家团聚的节日。记忆中家乡的清明节,对于儿时还是个孩子的我,在某种程度上是热闹的,没有一丝祭祖的严肃与庄重,大概孩子和美丽的女人一样,都有被原谅的特权。

家乡的清明节也是个烟火味特别浓重的日子。整个家族的人聚在一个墓地,有石桌石凳,各自家里带来贡品,有专门祭祀用的菜,水果,各种肉,还有香和纸钱。女人们负责端菜,摆放整齐,男人们则带着孩子们跪在自家的坟头上香,烧纸,磕头,嘴里念念叨叨,而孩子们愣头愣脑的.模仿大人的动作,还指着坟冢半知半解的问大人:他们什么时候上来吃啊?整个墓地热热闹闹,年轻人凑在一堆打扑克,等着三柱香烧尽,而老人们蹲在一旁聊天,然后便是一阵所有所思的沉默;孩子们来来回回的跑着,正是北方乍暖还寒的春天,他们吸吸鼻涕毫无顾忌的闹着。就像世界上所有的童话都是为大人写的,孩子根本不需要童话,他们本身就是一个个童话故事,毫无顾虑。

那时候在家,每逢清明节去扫墓之前,爷爷总是在前一天就告诉我们,明天去扫墓要不要跟着去玩,要去的话就早点起床,然后我便满口答应了。那天晚上一定会很早的乖乖上床睡觉。而奶奶则为我们去扫墓准备好一切东西,第二天便送我们到大门口,叮嘱我们路上小心。这样的日子持续了我的整个童年的每个清明节,然后便懂事了,依旧喜欢跟着爷爷去扫墓,起个大早,踏着早春的露水边走边聊,湿了裤脚也毫不在意。接着便是我们为祖先上坟,也给奶奶上坟,岁月把好多东西无情的带走,包括浓到化不开的亲情,和感情已经刻到骨子里的亲人。爷爷自己准备祭祀用的东西,而那个在门口叮嘱我们的奶奶再也没有了。

不太清楚爷爷在想念奶奶的时候会是怎样的痛心,我只知道,那个跟随了爷爷大半生的人永远回不来了。那种融进彼此生命里的依赖一经离散,再无重来的机会。祝福活着的人幸福安康,祈祷离开的人长眠长安。清明节,应该会是个有雨的早晨,鸟叫声应该会提醒人们天亮了。

活着的人长相守,离开的人长相思。有时候,想念也是一种可以让人坚强的东西,就像歌词里这样写:“有许多时候,眼泪就要流,那扇窗是让我坚强的理由,小小的门口,还有她的温柔,给我温暖,陪伴我左右”。异乡人,在他乡,要活成在家的样子,试着包容整个世界的担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