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人生随笔

梦想开始的地方散文随笔

本文已影响 2.45W人 

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在那年夏末秋初交替的季节。

梦想开始的地方散文随笔

那天,他刚从外地采风回来。也许是很久没有见到他的缘故,猛然惊觉他象突变了个人似的。杂草般的发质没有一丝光泽足有半尺来长,那张憔悴得呈腊黄色微黑的面颜中,毫无表情地深埋着那双曾洞悉万物生灵的睿智,而今,却不敢让人去正视它死灰般的孤凄与冷漠,难怪众人见到他都象躲避瘟神似的。那件早已退了色且磨出了毛边的中山装,硬面饼一样紧紧裹缚着他那骨瘦如柴的身躯。

凝视着他虚弱的背影,一种从未有过的同情和怜悯,油然而生。

由于他家离县城较远且天色已晚,处于工作上的便利,我给他安排好食宿便回了家。

翌日,才发现他已经走了,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便悄然地去了。

从此,再也没有了他的消息。后来才得知,他已经死了,尽管他还未到而立之年。

人去楼空,残余的只是那悬挂在记忆枝桠上的点点滴滴......

与他的结识,缘于当时热情饱满的他创办的全县第一家文学群体组织——《太行文学社》。处于对文学创作的酷爱与痴迷,并经一老前辈的引荐,我有幸成了他们其中颇感骄傲的一员。

当时,每逢周末,我们这些来自不同工作岗位,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共同的志趣和爱好总会使我们不约而同地走到一起,那间足有十几平米的小屋里,多则十余人,少有五、六人。

空间虽小,其乐融融。酷暑严寒,风雨无阻。

在这里即使你不是一名音乐人,也可尽情去拨响诗歌那赋予音乐的琴弦;足不出屋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在冬夜的炉火旁,去倾听那从优美的散文中隐约传来夏夜的蛙鸣与秋日的蝉声;紧紧追随小说里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运,或悲或喜,一起感动。

作品成了我们畅谈思想的主题,争论的焦点。我们还不定期地把各自的佳作刻制成油印品,装订成册。没有资金,大伙便慷慨解囊。有的作者家在农村,经济条件差一些,可他们宁可勒紧裤腰带,哪怕家里少花一分油盐钱,也决不拖欠。省内外几家报刊也都相继报道了我们活动的一些情况,无形中给我们增添了蓬勃的力量。

随着《太行文学社》知名度的提高,我们的队伍也在渐渐地壮大起来,从城镇发展到农村,由全县拓展到县外,原来只有十几人的成员一下子膨胀到了百余人。就在这百余人的队伍当中,突然飞出了一只金凤凰。她飞速地发展,并很快占领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地位上的改变使她的思想也随之迅速动摇起来,家境贫寒的他根本无法满足她更高的奢求与疯长的欲望,最终还是很无奈地盯视着她倏然显得陌生的背影,在自己定位的视线中泡沫般流逝......

背起行囊,他又重新回到了生养抚育他多年的那片贫瘠的小山村,过起了田园式寂静平和的生活。为了弥补生活中的缺憾,他曾以《太行文学社》的名誉,向社会广征参赛作品,由于手续不完善,最终还是落个一贫如洗,负债累累。他垮了,彻底地绝望了。命运终没能挽留住他短暂的生命,他默默地走了,走得很远很远......

随着他的离去,大伙的创作热情也随之冷却到了极点。《太行文学社》在经历了太多磨难与辉煌之后不得已而解散了。

各归其所,我们又重回原来的生活。远离了那间充满无尽欢乐的小屋,整日六神无主象丢了魂似的,好像梦一直没有醒过来。

穿透不眠的夜空,遥望那扇蜘蛛编织梦想的窗棂,仿佛依稀看得见那栩栩闪动的身影飘来晃去,隐约听到串串银铃般爽朗的笑声打破了午夜的沉寂。

忘记了严冬,忘记了寒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