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人生随笔

关于家教的随笔

本文已影响 1.63W人 
关于家教的随笔1

在一望无际的非洲大草原,野生动物们最活跃的时候,也是考验小生命能否生存的特别时期。在这弱肉强食的大草原上,一只小长颈鹿出生了,小长颈鹿刚出生时,要从离地面大约三米高的母亲的肚子里掉落到地面上,通常都是后背着地。几秒钟之后,它翻过身,把四肢蜷在身体下。然后,它甩掉眼睛和耳朵里最后残存的一点羊水,第一次睁眼审视这个世界。

关于家教的随笔

大约一分钟以后,长颈鹿妈妈低头看清小长颈鹿的位置,确定自己在小长颈鹿的正上方。接着,长颈鹿妈妈就会抬起长长的腿,踢向她的孩子,让它翻了一个跟斗后,四肢摊开。如果小长颈鹿还是不能站起身来,长颈鹿妈妈就会不断地重复这个粗暴的动作。

小长颈鹿为了能够站起来,拼命努力,不停尝试站立。但是因为过于弱小,小长颈鹿有时会中途停下来。长颈鹿母亲看到它停下来,就会再次踢向它,迫使它继续努力。在妈妈粗暴的干预下,小长颈鹿终于第一次用它颤抖的双腿站起身来。

小长颈鹿站起来了,妈妈应该会好点了吧?不是的。长颈鹿母亲并没有停止她的暴行,她再次把小长颈鹿踢倒。怎么解释她的这一不合常理的举动呢?原来,她想让自己的孩子记住自己是怎么站起来的。要想在荒野中生存下来,小长颈鹿必须能够以最快的速度站起来,以避免自己与鹿群脱离,因为只有在鹿群里它才是安全的,才能躲过草原上狮子、土狼等食肉动物的侵袭,如果长颈鹿母亲不教会她的孩子尽快站起来,与大部队保持一致,那么它就会成为这些野兽的美餐。

看到长颈鹿妈妈的这一残酷的爱子方式,我不禁想到了我们人类对孩子的教育,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是大人眼中的“宝贝”,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含在嘴里怕化了,拿在手里怕掉了,唯恐孩子受到一点点的委屈,作为家长,可以说说人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正是基于这种心理,我们往往不能正确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很多孩子甚至根本没有经历过爬这一最基本的过程,往往在大人的搀扶下直接站起来走路,省去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磨练,结果很多的孩子长大后,由于没有吃苦的经历,做起事情一遇到困难就想着退缩,受不了人生道路上的挫折,或者把人生看得过于美好,一遇到困难就萎靡不振,消极颓丧,反观我们的近邻日本,在对孩子的教育就有自己独特的一套,可是说有点类似长颈鹿妈妈的“残酷”教育方式:刚刚咿呀学步的婴儿学走路跌倒时,妈妈总是站在孩子的前面鼓励孩子站起来,而不是去把孩子扶起来,进入幼儿园后,会让孩子们赤着脚在沙石小路上行走,从小养成独立吃苦的精神,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很快就能适应纷繁复杂社会

温室培育不出名花,马厩里训不出骏马,长颈鹿妈妈对孩子的教育给了我们人类很大的启示。

关于家教的随笔2

“校有校规,家规家规”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一问到“你家的家风是什么?家教是什么?”这些问题,同学们就会傻眼了。

我家的家风是“孝”,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父母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家风是一条应该牢记的座右铭。有了它,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的更远!铭记家风,为自己的人生做奠定而坚定的基础,踏出坚定的步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记得在小的时候,我每次去和好朋友玩儿,都会忘记爸爸或妈妈规定的时间回家,玩儿的尽兴的时候就会很晚回去。让大人们很着急,于是妈妈就对我很认真地说:“我们是怎么规定的时间,为什么每次都不遵守规定,这么晚才回来。现在我们就规定,同样的错误不可以犯三次,同意吗?”我点了点头,并向妈妈保证下一次一定遵守规定,按时回家。

好景不长,我的老毛病又犯了。一次暑假的时候,我的作业完成了,就去找朋友玩儿,妈妈告诉我最晚六点半回家,不要影响别人家吃饭的时间,我同意了。我们玩儿得非常开心,她的妈妈再三邀请我在她家吃饭,我欣然的接受了。过了一会儿,妈妈打电话要我回家,我只好乖乖的回去了,因为已经超过七点半了。一回到家,就被妈妈狠狠的批评了一顿。我知道自己的错误是没有准时回家,并且在别人家吃饭不光打扰了别人,也给别人带来负担。暗下决心,绝不再犯。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家风、家训、家教”是什么。“家风”是一家子的风气,这家风一旦败坏,这家的思想品德也会跟着坏,这家就再也难以培养优秀的后代了。如果没有“家训”,那么就会把后代宠坏,只有让他(她)知错就改,然后再慢慢教育(她)。我想这就是“家风、家训、家教”吧!

关于家教的随笔3

什么是家风?我理解家风是每个家庭祖祖辈辈总结积淀的生存、生活经验。在农耕社会,勤俭持家、尊老爱幼、以善待人、平安是福、忍让为安等是大多数家庭的共识;在文化素养较高的家庭讲究耕读传家、好学上进;在经营商业流通的家庭把和气生财、诚信为本作为家训。这些都是积极向上、具有正能量的家风。当然,还有的家庭横行霸道、恃强凌弱、坑蒙拐骗等,这是坏家风。

在一个家族、一条血脉、一个姓氏从古至今的兴衰变化中,家风和遗传因子一样起着主导作用。我们在历史上看到,有的家庭因为战争、灾害、政治等外部因素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背井离乡,但是只要有一个人在,这条血脉还会延续、崛起,繁衍生息、以至兴旺发达。而有的家庭富可敌国,富贵一时却很快轰然倒塌,家破人亡,走向衰亡。究其原因,一个家庭的兴旺发达不在于一时的富有,不在财产的多少,而在于良好的家风。我们不可能永久代替子女做事,却能够帮助子孙后代懂得如何做人做事。使得一代更比一代强。

家风靠家教,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姓氏、一条血脉环环相扣的链条中的一环,继承先祖遗风,把自己这一环抓好,并且从幼小的孩子抓起,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把良好的家风融化在子女的心灵和血液之中,使其懂得如何做人做事,这是一代代祖宗的希望,也是使血脉永久延续的根本。

家风是变化的。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外甥看老舅,侄女看亲姑。看什么?就看他们如何做人做事。把看到的故事在家庭成员中交流、探讨,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这就是学习、观摩的过程,就是充实、调整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做人做事的体验变成准则,变成思想观念,变成自觉,左右着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即使外人不让你那么做都很难。家庭每个成员的共同自觉,就是家风。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社区、村落中的大部分家庭共同认知的家风内容,就是村风;一个社会共同认知做人做事的原则就是民风。民风也是一种文化在其人民中的共同表现。民风的水平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文明水平。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就包含了无数家庭优秀的家风,先哲们经过仔细观察、深入思考、高度概括优秀家风形成的《弟子规》,把优秀家风具体化、条规化,称之为“圣人训”,作为自己家庭和全社会的行为规范。这些规范经过历史的横流不断冲击锤炼,至今仍显示出无穷的魅力。

优秀的家风并不是高深、玄奥,令人感到不着边际的大道理,严格的说,只是一些做人做事的基本常识。关键是要把这些常识性的东西变成每个家庭成员的自觉。

产生于四千多年前到五千五百多年前的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如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古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已经衰落,而中华文明其所以能够绵延至今,就是因为以儒释道文化为根本,并包容其他文化的精髓融入在每个家庭,世代相传的结果。这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最大软实力。

关于家教的随笔4

作为低年级学生的家长,我觉得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孩子这张白纸上画东西,接受是非常快的,所以,我觉得家教意义重大,为人父母者,责无旁贷。

一、家教是与孩子共同学习的过程

孩子开始学拼音时,我在辅导的时候,与孩子共同学习(我也有很多的读音不标准),她会用老师的要求纠正我的读音,不仅提高了她的成就感,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由于我耐心的与她共同完成作业,孩子的拼音顺利过关了,我的拼音也得到了提高,计算机的拼音输入速度也提快不少。

二、教孩子掌握方法

加法、减法是最简单的,但孩子最初接触时的陌生让我也想了一些办法:手数、笔划等,但效果一般。在借鉴了一些老师的经验以后,我觉得正确方法的学习比死记硬背来得更快、更明显。在相同类型的题做完后,我与孩子共同找一些规律,再出几道相同类型的题进行巩固,这样她就会对这类型的题感兴趣,而且完成效果更好。

开始学乘法的时候,以老师和课本中将加法的形式与乘法相对应的方法进行学习,背口诀表。但反过来,我要求她将对应的得数除以前面的各位,教他相应的简单除法来提前预习。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与否,学习习惯是否良好,决定着学习的成绩与效果。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不仅仅是能够按时上学,上课不早退、不迟到,还应包括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按时做作业,认真复习等。平时,我要求孩子在相应的时间段内独立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作为父亲我也一直要求孩子:认真做好每件事。学习时心无杂念,玩时高兴、开心。但孩子的`自制力不强,还是需要我们不时的督促。在孩子犯错误时,就孩子的错误进行交流,使她逐步的认识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

有段时间,我与老师交谈了解到孩子上课回答问题不很积极。回家后,我从侧面了解一些情况,并与孩子交流、沟通,鼓励孩子的发言和回答问题,使问题得到了良好的解决。在与孩子共同读课外书籍时,不认识的字要求她自己查字典并记下。

四、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

培养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能力和习惯,逐渐减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顾,并适当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遵守学校作息制度,按时睡觉,按时起床,控制孩子观看电视的时间。

“可怜天下父母心”,作为父母,还有很多的东西需要引导孩子,使孩子对身边的事感兴趣,这将极大地有助于她的学习,也将形成有利于学习的家庭氛围,让家庭、学校联手培养更多的人才吧!让孩子们的人生更精彩!

关于家教的随笔5

孩子上学了,作父母的都很高兴。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怎么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呢?在学生教育上如何发挥家长的作用呢?在此,我想谈谈个人的点滴体会。

首先,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很多父母抱怨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做事拖拉,吃顿饭都需要半个小时,玩耍时经常不能按时回家。而孩子自己呢,则抱怨时间不够用,还没有玩够怎么就到时间了呢?其实,时间对每一个人都是均等的,怎样安排时间显得非常重要。作为家长,我认为有责任帮助孩子从小就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有责任从小培养孩子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

时间观念的培养同时也包含了对时间的把握和感知,对时间的合理分配等。要培养孩子有计划地做事情,分配时间,节省时间。让孩子从小就对时间有着很强的感觉和概念,做数学口算题,有时间要求,上学和放学都有时间要求,能够从小训练他合理地分配时间,既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又能够抽出时间玩得尽兴,实际上玩乐对于孩子也是必需的。

最近儿子给我讲,有一个谜语说:“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又没脚,已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谜底是时间,他也能够理解。说明时间虽然有些抽象,但是小学生仍然可以理解,因此可以利用孩子最熟悉的、亲身经历过的和感兴趣的事开始,认识时间的重要性。

时间观念认知后,就要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从早到晚什么时间应当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要对孩子有所规定,引导孩子养成遵时守时的好习惯,在培养孩子守时的好习惯方面,家长必须以身作则。

其次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通过对孩子做作业的观察,我发现孩子把题做错的原因主要是理解题义的能力不够造成的。一年级的数学题在计算上,问题不大,如何写算式是关键,因此,培养孩子在做数学题时要多看几遍,力求理解题义,弄明白题目的意思后,算式能够写对就不容易出错了。语文作业中学生最不易掌握的是写小短文,写小短文需要理清思路,应当包含什么内容,孩子要是理解了,就容易进行写作,例如,写小故事应当人物、时间、事件、地点、过程等内容。

按照语文封面写小短文,不同孩子能够写出不同的文章,让孩子从博客中理解其他学生写作的思路,多想一些、理解一些,等于与其他学生有一定交流,家长讲一讲其他学生的写作思路,也能让孩子有所提高。

再次,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良好心理状态。当今社会,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孩子都成为长辈的掌上明珠,长辈对孩子的宠爱超越了极限等现象普遍存在,长此以往会使孩子养成“惟我独尊”的不良倾向。在家庭中孩子说了算的做法是不正常的,对孩子来说,只有百害而无一利,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家长必须学会拒绝。

不少心理学专家发现,成功的秘密就是人的“心态”。一位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它告诉我们,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心态控制了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心态也决定了自己的视野、事业和成就。

让一个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自信心,永远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是非常必要的,孩子在对社会的认知中,能够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这才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作父母的心愿,但每一个孩子不可能都样样第一,不能盲目攀比,体育课好的,文化课一般,文化课好的,体育课一般等等,都属于正常现象,当父母的也应当正确认识这一点,只要孩子有力争上游的心态,并付诸实际,家庭就要给孩子创作相对宽松的成长环境。

最后,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样。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父母的思想感情、价值去向、处世哲学、道德境界甚至言谈举止都会对孩子深远的影响。因此,做父母应该时时处处言传身教,高喊一千遍口号,不如以身作则的一个具体的行动。孔子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就是这个道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