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人生感悟

读《如何认识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的感悟

本文已影响 1.24K人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常用词之一,但很多教师,也包括本人,对“教学目标”只是感性的认识,当作是一种大体的教学方向而已,很少真正地掌握教学目标。通过阅读《如何认识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一文,本人对“教学目标”有了新的认识。

读《如何认识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的感悟

1.正确认识和理解高中数学教学目标,是高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校本教研的一个重要的着力点。

国家对合格教师提出的专业标准中,把“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列为教师学科知识体系的第一条。而《课程标准》正是以“教学目标”的形式对此做了明确的规定。

2.教学目标中的三维目标指的是什么:

知识目标:学生具有“了解、理解、掌握和应用”的行为表现。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模仿、独立操作和迁移”。

过程性情感目标:学生能够“经历、体验、探索、领悟”。

3.认识教学目标的新思路:

不要把《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当作是一些简单识记的条条框框,而是要结合自己的学校、学生的情况制定更合适自身要求和需要的目标,要具体化,突出个性。 可以通过下面的案例增强理解。

案例:《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一课

《课程标准》中的一个目标: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对应《高考大纲》的目标为: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校本研究分析:“集合的含义”是一个术语,因而属于事实性知识;“通过实例了解”显然是一种“识别”的认知动作,同时还要求识别有集合的符号、元素和集合的属于关系,这是一种分类,属于概念性知识;要求进行“体会”,就是要能够认识清楚元素和集合的关系,对关系的认识显然是“分类”,“体会”本身具有自我判断的意思,因而涉及“评价”。

最后得出课堂教学目标:能识别集合这个术语和表示集合的符号,能够对集合的元素进行分类,即确定某个元素是否属于一个集合,并能对这类关系进行讨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