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摘热读

位卑不忘国潜夫忧天下

本文已影响 2.98W人 

对于秦汉时期中华人才之格局,有一句名言:“关东出相,关西出将。”这个“关”指的是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一带),意为函谷关以东,包括中原、华北、华东等地,民风好文,盛产宰相一类的高级文官;函谷关以西,包括关中、西北等地,民风尚武,多有纵横沙场的名将涌现。
  
  这句名言其实不太准确。
  
  或者说,到了秦汉时期的后期——东汉王朝,已不符合现实。“出将”的关西也出了许多名儒硕学,以其精神世界的力量,震烁干古
  
  王符就是其中之一。
  
  说王符,先要说说他的故乡。其故乡,今属于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
  
  夏商时期,诸多部落就居住于此。建立了西周王朝的周部落,即为其中之一。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崛起于西北地区的秦国与这片土地上的游牧民族展开了长期的較量,最终将其收入囊中,划为北地郡的一部分。西汉时期,从北地郡分出来一个安定郡,最初下辖12县,其中有一个临泾县,就是王符的故乡。
  
  到东汉时期,临泾县仍属于安定郡,行政区划上与西汉时期相比并无多少变化,但在形势上却大为不同。
  
  东汉也是中华历史上强盛的大一统王朝,但逊色西汉几分,比如在经营西域一事上,东汉消极退守,与西汉的主动开拓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消极退守政策的影响下,原本因为地处西域而繁荣的临泾县,转而成了不稳定的边疆地带,处于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激烈碰撞中,由此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立足于实用又遵循传统,并充满对未来的危机感。那里的读书人不可能像中原等地的同类一样优哉游哉,而是时常经历战乱与杀戮,他们对于王朝的危机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与认识。
  
  比如王符。
  
  历史上的王符,其身份是一个隐士。
  
  当然,他最初的人生理想不是做一个隐士,而是如那个时代绝大多数读书人一般,学而优则仕,修身齐家之后,要去治国平天下。
  
  他大约出生于公元85年,其时东汉王朝已立国60年,第三代皇帝汉章帝统治天下,表面上还维持着强盛兴旺的局面,实则已是内部腐朽,暗伏危机。到王符成年时,东汉王朝已陷入动荡,各路政治势力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也就是在此时,西北地区边患加剧,成了东汉王朝流血不止的一道伤口,王符的故乡自然未能幸免。
  
  他在这个时候踏上了游学之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秦汉的读书人,有成年之后远游四方的传统,而这个传统之所以存在,主要还是与仕途有关——在游学过程中,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那很好;若能通过人际关系网络,为达官贵人、公卿王侯乃至皇帝所知晓,就更好了。毕竟,当时的人才选拔制度是察举制,即由官员推荐,而非后来的科举考试。
  
  王符有三次外出游学的经历,先后去了都城洛阳两次,去了长安一次。在游学过程中,他认识了一些友人,其中有后来的名儒马融,在天文、机械等方面有突出成就的张衡,以及书法大家崔瑗等。
  
  这些友人后来都入朝为官,且个个都有不凡的家世背景。比如,马融出身于东汉王朝的贵族,张衡是开国名臣之后……
  
  他们就没有动用—下自己强大的人脉关系,推荐—下王符?
  
  没有。
  
  没有推荐却并非因为瞧不上王符,王符的才学是令他们深为折服的。导致王符未能通过这些友人被察举制选上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他适应不了已十分浑浊的官场生态,二是他的家世背景太卑微。
  
  西北地区也有大家族,但其影响力明显不及中原等地的名门。王符的家庭至多算是西北地区的中等人家,且他还是庶出之子——母亲是妾室而非正妻,在那个时代,这种身份无论在家族中还是在社会上都饱受歧视。
  
  即便马融等友人将王符推荐上去了,他还是会因为卑微的家世被刷下来。
  
  而他在成长过程中,早就经受了许多不公的对待,又不甘屈服,因此有“独耿介不同于俗”之名——特立独行,不随波逐流。
  
  这也注定了他难以出仕,做不了官。
  
  做不了官就不做,那个时代的读书人,也未必只有做官一条路可走。在王符之前,便有许多“独耿介不同于俗”者选择隐居山野著书立说,以文章来寄托自己“治国平天下”的抱负。
  
  王符前后写了30余篇文章,并以“潜夫”自号,后世编为一书,称之为《潜夫论》。全书分10卷,涵盖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内容繁多,却又有一以贯之的基础理论存在。
  
  这个基础理论是王符之所以能在后世乃至今天影响深远的主要原因。
  
  那就是民心。
  
  民心,也就是民意,是普天之下的老百姓对于统治者的好恶。在王符之前已有许多思想家提出民心为上,并由此形成最初的民本思想,如老子、孟子、墨子等。
  
  但这种民本思想并未在秦汉时期发展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的一部分。
  
  秦汉时期的官方意识形态,确切地说是“天命君权”,即皇帝的权力来自天命所授,他只对天命负责。皇帝要是好好干,上天就会保佑他,保佑他的王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四方安泰;皇帝要是不好好干,做昏君、暴君,上天就会惩罚他,降下各种灾祸。
  
  “天命君权”之说让皇帝的位置具有神圣的合法性,其他人等不敢觊觎。天命所归,只归在皇帝头上。
  
  至于天命到底是什么,那根本不重要。
  
  换句话说,皇帝也知道天命根本不存在,这只是用来确保皇位稳定的一种说法而已。
  
  看上去,天命约束着皇帝,实际上,皇帝毫无约束。
  
  这层窗户纸在西汉末年被王莽捅穿了。这位学问高深的阴谋家将这套理论化为己用,将自己宣传为新的天命所归者,进而篡夺了政权,引发天下大乱。
  
  这种理论当然是靠不住的。
  
  王符一眼洞穿其中的漏洞,对原有的君权理论进行革新,发展出一种天、君、民三位一体的新学说。
  
  在此学说中,君权依然是天命所授,但天命之力量又是来自民心所聚,“帝以天为制,天以民为心,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由此形成一种制衡体系:皇帝统治百姓,百姓决定天命,天命授权皇帝。
  
  如果认为王符只是这样泛泛而谈,那就太小看他了。
  
  他为此准备了一套哲学理论——元气论。
  
  此理论认为,天地都源自一团“气”,“气”又分阴阳,阴阳平衡而生“和气”,“和气”生人。人虽自带一团“和气”,但这个“和气”又会随着人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心情愉快,那么就越来越强,一身正气;如果心情不快,那就越来越弱,并被“乖戾之气”取代。
  
  “天命君权”中的天命不知道从哪儿来,王符所说的天命,则是根植于人间,与每个人身上的“气”相关。皇帝只有一个,达官贵人等统治阶级也是少数,老百姓则是绝大多数。若皇帝施政有方,老百姓过得安稳快乐,则人间一团和气,天命自然良好;老百姓要是遇上暴君苛政,心怀怨愤,“乖戾之气”越来越多,那天命便会展现出狂暴的一面,要降下大灾,那皇帝的天下就要分崩离析了“愁怨者多,则咎征并臻,下民无聊,而上天降突,则国危矣。”
  
  王符完成了对秦汉时期官方意识形态的理论革新,而当时东汉王朝已经出现了意识形态上的危机,只可惜王符作为一个“潜夫”,在那个昏暗的时代,他的理论根本没有被当权者采纳的可能。
  
  四
  
  王符于公元163年离世,当时东汉王朝已内外交困,黎民百姓多受疾苦,身怀“乖戾之气”。几十年后,群雄并起,三国乱世降临了。
  
  乱世之中,没有人在乎天命,也没有人在乎民心。
  
  直到数百年后的隋唐时期,那些忧心天下的仁人志士,才从尘封的历史中发现了王符的《潜夫论》,叹服于其天、君、民三位一体的学说。
  
  作为唐朝晚期的学者与政治家,韩愈极为推崇王符,将其与东汉时期另外两位思想大家王充、仲长统并列,称为“后汉三贤”。
  
  这种推崇显然与韩愈个人在政治、学术上的主张相关。他所处的时代,唐朝已步入衰亡之路,天下动乱难安,需要匡时救世的学说与理论,需要仁人志士起来振臂高呼。而韩愈便是这样的人,他“发言真率,无所畏避”,致力于恢复两汉时期的治学传统,以质朴实用取代浮华虚无。
  
  也就是像王符那样。
  
  由于韩愈的巨大影响力,经他宣传后,王符在读书人中的影响力迅速扩大。北宋时期,学者们开始对王符的《潜夫论》进行整理、校勘,今天所能见到的《潜夫论》版本,基本上都源于此。
  
  值得一提的是,王符的《潛夫论》不仅流传于中华,还流传到了同属于儒家文化圈的日本、朝鲜等国,其中日本早在韩愈的时代,便有《潜夫论》传入。
  
  今天,王符被看作中华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甘肃镇原精神的代表。他在1800多年前的著述,跨越时空,仍旧充满思想的力量。

位卑不忘国潜夫忧天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