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文摘文苑

让心灵歇歇脚

本文已影响 2.23W人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清郑板桥《七言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七绝,虽经一千多载岁月风霜,如今却依然画面鲜活、妇孺皆知。我想,这既是经典之作艺术魅力使然,也和清明节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一直为国人普遍重视不无关系。
  
  清明节在每年4月4日至6日之间。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这是从自然物候角度来说的。作为一个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传统节日,现在的清明节是古时寒食节、上巳节、清明节的合流,包含了踏青游春、怀念故人、祭祖扫墓等诸多内容,是我国古人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在天清气朗、四野明净的融融春光中,人们兴之所至走进大自然,兴致勃勃融入大自然,赏花、饮酒、放风筝、荡秋千,尽情玩乐,岂不快哉!有诗为证: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这是宋代大儒程颢在《郊行即事》中描述的清明乐事。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更为我们描绘了清明时节东京汴梁汴河两岸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风俗画卷。
  
  桐花应时而开。与“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牡丹不同,桐花是属于民间的,它植根于广袤大地、乡村山野,置身于农家院落、道旁沟边。或紫或白的桐花,如云霞,似轻烟。开时,不声不响,大大方方;落时,干脆利落,蕴甜含香。小时候,常常捡飘落地上的桐花,吮吸花头香甜的花蜜;遇上大人有兴致,还能吃上凉拌的桐花菜。
  
  “桐花最晚开已落,春色全归草满园。”其实不然。更盛大的花事还在后面。
  
  每年4月19日至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天气较暖,降雨量增加,有利于谷类作物生长。洛阳城里,牡丹花就要开了,成年人将以极大的热情重新投入一场千年不倦的追星梦。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认为人必得成熟以后方见得牡丹花的好。
  
  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牡丹,寄托了人们对国家繁荣昌盛、生活富足吉祥的美好期盼和向往。
  
  四月里还有一样好,那就是春茶。
  
  清明节前采制的茶,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称明前茶。清明后谷雨前采制的茶,芽叶肥硕,滋味鲜浓,香气怡人,称雨前茶。不管是明前茶还是雨前茶,都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厚礼。
  
  河南著名特产信阳毛尖,素来以“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饮誉中外。茶圣陆羽的《茶经》,把信阳列为全国八大产茶区之一;大文学家苏东坡遍尝名茶而赞曰:“淮南茶,信阳第一。”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虽排在诸事之末,但绝非无关紧要,甚至更要紧。它早已进入人们的精神层面,和心灵有关,和诗意的生活有关,和人们的幸福指数有关。
  
  花事亦然。
  
  忙碌中,闲暇时,别忘了喝杯茶,看看花,让心灵歇歇脚啊。

让心灵歇歇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