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文摘人生

在直播中做科普

本文已影响 9.21K人 

活人会被尿憋死吗?闪电为什么不走直线?雨滴从高处落下,为什么不会砸伤人?……
  
  无论多么稀奇古怪的物理问题,只要你想了解,就可来到“二次元的中科院物理所”——这是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官方认证的B站(视频网站Bilibili的简称)账号。
  
  中科院与B站,在人们的印象中,分别代表了科研的严谨与二次元的“闹腾”。而当二者碰撞到一起,却产生了十分奇妙的火花。
  
  从2019年3月以来,“二次元的中科院物理所”在B站的视频播放量达到近500万次,而直播人气最高峰时有140多万人在线观看,已经累计为网友解答了1000多个脑洞大开的问题。
  
  又“皮”又硬核的“90后”
  
  “超导体不仅能在上方悬浮,它还可以在磁铁轨道的下方悬浮,侧边悬浮都可以。它未来有可能实现轨道交通的悬浮。”通过手上的实物演示,这些原本让普通人听不太懂的话语瞬间都有了可以参考的具象。这场演示的主人公——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李治林——生于1990年,如今他已经是直播团队里年龄最大的一位主播,网友称其为“大师兄”。
  
  每周三晚,这个平均年龄25岁的团队都会在中科院物理所的一间实验室里进行直播。和很多科研工作者一样,他们原本的生活少有波澜,整天泡在实验室做实验。平常,他们也许会更严谨地使用专业名词及知识,但自从有了这样一个直播间,他们开始用一种很“皮”的方式谈论科学,一种隐藏的天性在这里得以释放。
  
  比如说“大师兄”李治林。“光很强,就有一个镜面反射的倾向。你要降低这种倾向,就抹点粉,把表面变得粗糙一点。所以明星抹粉其实不是为了让皮肤更光滑。”话到此处还算一本正经,可随即他又开始对观看直播的网友们“胡说八道”起来:“弹幕里的话你们相信吗?不相信的话回复1,相信的话回复圆周率小数点后第50位。”
  
  “我们是这样一个有点‘二’、有点‘皮’,但实际上内容很硬核的團队。”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综合处副处长、科普工作负责人成蒙介绍道。
  
  嘴上可以很“皮”,但在进行实验时,手套、护目镜、口罩,该有的一个都不能少,步骤一步也不能错。对网友们感兴趣的问题,他们都会通过实验来验证或辟谣。比如,他们将捡来的一片树叶撕碎放入量杯,加入酒精泡一泡,液体会变成绿色,再用验钞笔一照,它就会像荧光棒一样发光,然后说:“生活中某些东西有荧光,有传闻说荧光有害。叶绿素是一种最典型的荧光材料,你天天吃菜,会担心叶绿素有毒吗?”
  
  对这些在生活中三点一线的中科院博士来说,科普是他们自愿承担的工作。直播这种新鲜、可交流的方式,不仅是他们单调生活的调剂,而且成了他们反刻板印象的一种抗争手段。
  
  现代版“十万个为什么”
  
  “真正的知识不是书本上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而是彼此紧密联系的。生活中处处是科学。”李治林说,“在直播时不会回避复杂的原理和公式,这样人们才会对科学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但对科普的内容,他们也有自己的原则——尽量不讲太玄乎的东西。比如避免把相对论、量子力学、宇宙学神秘化,而更多地说说其中的数学原理或实际应用。大多时候,他们的直播内容可能是当天跟粉丝征集的,有时是在食堂吃饭时临时想到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为什么”都可能成为他们的选题。
  
  每次李治林出场时,总有弹幕问“为什么他的头发这么多”“他是不是没洗头”。被问得多了,他索性将一期直播的主题定为头发,从头发的微观结构讲到光的偏振,顺带解释为什么自己的头发在摄像机下看起来不自然。
  
  科普团队里的博士王恩则试图在生活中彻底贯彻科学理性。因曾在景区排队上厕所等到崩溃,他写了一篇长文研究上厕所时如何排队用时最短。为了弄清怎么挑西瓜,他还给西瓜做物理建模,分析应该怎么科学地拍西瓜,什么频率的声音对应怎样的成熟度。
  
  还有一次直播恰逢森林火灾频发时期,他们给观众演示了一个反直觉的实验——烧纸产生的烟没有向上飘,而是像水流一样顺着纸筒向下流动。借助于此,他们解释了火灾中死者往往是窒息而死的道理,同时提醒观众,遇到火灾时一定要用湿布捂住口鼻。
  
  许多网友前来留言:“过去十几年的物理白学了。”“要是高中物理也这么教,我高考能考满分。”“原来物理可以这么简单有趣。”
  
  “我们想让大家感受到,科学是很美、很酷也是很有用的东西。我们会去讲那些老师不教、爸妈不会、不问憋得慌的问题。还有人叫我们现代版的‘十万个为什么’。”提及此,作为团队带头人的成蒙感到有些自豪,也有了更强的使命感。
  
  科普的“科学方法”
  
  从2014年11月开始,中科院物理所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2018年开始制作短视频,现在又紧跟潮流,进入网络直播领域。
  
  “初创阶段是比较费劲的,因为我们连道具都没有。”李治林回忆道,“我们花了大概一年时间,自制了80多个道具。”人体发电机、激光炮打气球、花朵形状的记忆合金……为了更容易被网友们接受,这个年轻的团队可谓绞尽脑汁。
  
  “其实我觉得更难的是,对于那些跟生活,或者是跟公众交集特别少的科学的概念、科学的进展、科学最前沿的内容,怎么才能让大家觉得有兴趣。”成蒙举例说,“比如对于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或清洁能源设备,你会觉得它们好像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我们给它起名叫‘国产超大号充电宝’——问题就变得简单了。”
  
  科研更多时候是“高高在上”的,但科普不是——越能被人们接受的方法,越是它的“科学方法”。如今,科普的场所早已不局限在学校、科技馆,一张工作台、一块小黑板、几盏摄影灯和各类道具,冰冷的知识灌输变成生动有趣的段子和实验——仅仅通过一块小小的手机屏幕,就能将科学与普通人的距离拉近一点。
  
  当然,除了内容有趣、接地气,科普还应是与时俱进的:在5G商用时代来临之际,2019年7月初,“二次元的中科院物理所”还进行了一场关于5G的直播。两位中科院博士通过在4G和5G网络环境下下载和上传的速度进行检测对比,向网友们展示了5G网络的速率。
  
  截至2019年7月,中科院物理所的科普团队共发表科普文章近6000篇,直播超过50小时。他们从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讲起,联系到当代最前沿的科学技术。
  
  “好奇心是一种既珍贵又脆弱的东西,我们希望能保护好它,甚至培养它。”李治林说。  

在直播中做科普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