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人生随笔

文人相轻散文随笔

本文已影响 1.89W人 

“我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谁也想象不到,这般近于奉承的话语却是出于谪仙人李白口中。这个充满传奇与浪漫的人物,竟然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友谊。诗中,李白描写孟浩然摒弃官职,白首归隐,醉月中酒,迷花不仕的高雅形象,他还毫不吝惜地把孟氏的高雅比为高山巍峨峻拔,令人抑止。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惺惺相惜吧。

文人相轻散文随笔

自古文人相轻,艺人相贱。文人骨子里有傲气,不服输,看到有比他好的就会轻薄,这似乎成为多数人的共识,成为人们心中默认的定数。

难道真的是文人相轻吗?恐怕李白与孟浩然这样的忘年交也并非赞同。 “文人相轻” 出自《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文人之所以相轻是因为:“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反观当下,没有了所谓的相惜,只有相轻,并且冠以古文人之名,实在是不厚道。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而时下的作家们相轻却已经升级互相攻击和谩骂的程度了,使得整个文坛骂声一片。江郎才尽的作家害怕被人忘记,时不时找个名人大骂一番,经过媒体的炒作又火了起来;某个美女要出书,先找个风头人物骂她个性变态,书的发行量就猛增。

本来文非一体,词非一家,相互交流,相互成长,对于文人学者来说都必不可少,曾经,伯牙子期传为佳话;曾经,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都以作者最不忘的初心来创作;曾经,教学相长也是人们的共识……

难道文人之间不能如此吗?

我们现在所处的并非魏晋之际,也不必恰如那时的文人,一定要太过注重细节或者形式,但是相互欣赏却永远不会过时,从另一方面讲,文学性离不开人性,你说,因为同是文人,所以才会相互对骂;因为是文人,所以相互轻视,这理由显然有些冠冕堂皇了。“与其靠互相对骂来提高知名度,还不如静下心来多写几部好作品”。

如果把生命局促于互窥互滥,互猜互损,这之于文人是否太过无趣?我们不奢求这个年代经典作品层出不穷,我们只是期待真诚的'写作,我们希望阅读健康而深刻的人文状态,而不仅仅是用快餐文学来打发光阴。所以,那些所谓的文人之间的各种“把戏”也该适可而止了吧?用一颗欣赏的心、和一双欣赏的眼睛去看待别人,学会取长补短,势必是智者的做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