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人生随笔

家邻学院散文随笔

本文已影响 1.15W人 

一直眷念着青春飞扬的校园,以及迷漫在校园里的那种青草般甜涩的气息。虽然青春的码头已飘渺如烟,在随波逐流的庸常岁月里,偶尔的回望,心似乎久枯经雨的芭蕉,摇曳着的新绿泛着幽幽的光泽。

家邻学院散文随笔

移居学院附近,内心颇感庆幸。虽非这所小城大学的学子,但这所旧称“师专”的学院,却是我青葱岁月里的一座温馨驿站。她朴素的校园边,曾经是大片的`农田,清晨或者黄昏,校园广播站里悠扬的音乐,就如炊烟般袅袅升腾,继而如潺潺秋水,缓缓流淌在校园的每个角角落落,伴随着教室里的朗读声、操场上的口哨声、练歌房的琴声……组合成一曲激荡人心的校园歌谣。一茬茬的菜花谢过,一年年的风流云散,一届届的学生远飞,学院依然如巢,安然地静候在新安江畔、隆阜之地,迎纳着源源而来的莘莘学子。

经常在晚上散步的时候,悄然走进校园,走进一段久违的岁月。校园面积扩大了不少,但所幸老建筑基本还在,还有那些老树,依然蓬蓬勃勃,一种见到旧友的亲切油然而生。校园中弥漫着缕缕桂香,走在熟悉的旧径上,看着那些在阶梯教室里孜孜耕耘的学子,那些在图书馆大楼里遨游学海的学子,那些在操场上虎虎生风的学子,那些在树影路灯下谈笑风生的学子,我不由得肺叶翕张,深深地吸纳着空气中的勃勃青春,还有那淡雅如缕缕檀香般的书香,感到身心轻捷,如同一尾小鱼,悠游在旧日港湾。隐隐约约,已经镌入生命年轮中的那些校园民谣中所传唱的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那些往日漂亮的女生和白发的先生,烟雨一般将我笼罩。黑暗中,我走近一棵树,顺手握住一枝年轻的树桠,仿佛与自己的青春握一个手。

作为高校,学院历史不长,刚过而立。置身于古徽州这片曾经书院林立、学派纷呈的文化重镇上,学院显得年轻而单薄,就如初出茅庐的青衫学子,正跋涉在千障青山、长河落日里,但却目光清亮,神情坚毅,秉承了一股这片土地上独有的“徽骆驼”的精神。从这里走出的学生,也如清寒之家的孩子,坚韧,能承能当,脚踏实地,很是受人喜爱。天道酬勤,如今学院已经为自己攒下了一些可以示人的家业,那块牌子在外人的眼里也有了几分沉甸甸的分量。

路过学院的宣传橱窗,见里面密密麻麻贴着许多照片。走近细瞧,原来是学院今年考取国内各高校研究生的毕业生照片,有200多人,占了本科毕业生总数的11%。暗想起来,学院所在的隆阜,还真是徽州大地上的一块钟灵毓秀之地。清初这里就走出了大思想家戴震,其光华四射的思想,至今令人为之景仰。民国年间,隆阜女中又在这里奠基,徽州的女子教育由此蔚然成风,一时领安徽之先。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依然是徽州教育重地,1977年恢复高考后学院又续接上了这一缕文脉。小小隆阜,大有文章。

突然又想起早年见过的不知是师专中文系哪一届才子在迎新生时撰写的一副对子:新安广迎四海学子,黄山尽镌大块文章。大号楷体写成横幅高踞校园大路上,墨迹酣畅淋漓,笔力一如青春般饱满,在初秋明净碧透的晴空下,旗帜一般张扬。真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有这股冲霄豪情,有这般万丈青春,又有何锦绣华章做不了?这般想着,心情也隐隐泛起丝丝波澜,一些久远的感觉如蛰伏的冬虫,正拱出春草萌发的地皮,在煦暖的春阳中跃跃振翅。

家邻学院,仰可瞻望徽州大地星辰灿烂,俯可品味书香感受青春,实乃人生之福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