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人生随笔

光阴深处的笑靥散文随笔

本文已影响 1.7W人 

1961年,老爸老妈步入婚姻殿堂。在那年代属晚婚:男25岁,女22岁。大军人与小会计的结合,也算般配。

光阴深处的笑靥散文随笔

走过那年代的人,拘谨是共同的烙印,连彼此的名字,都羞于出口。问及恋爱婚姻,也只是微笑。

后来,巧施一计,采取逐一“审问”、各个“击破”的战术,终于打探出他们暗藏的小蜜罐。

他们是经人介绍的。媒人是外公的堂妹,与老爸家一个村子,且斜对门,这“卧底”可真知根儿的。母亲说第一次相亲,就在外公堂妹家。母亲与外婆,院中坐定,正值秋收,就装模作样,拿玉米当“道具”,低头剥着。闲聊片刻,老爸跨进门来,海军制服,煞是照人。说了什么,老妈已模糊不清,只记得老爸手里掂把镰刀。我们逗老妈:镰刀与军装也不搭调呀,莫非也是临时道具,装样吧?老妈笑:那年代以劳动为美,显摆呗。

但老爸说的第一次相亲,是他亲登姥姥家门,而且是在月明之夜。老妈点朵小油灯,正摇着纺车在纺线呢。俩人在黑黢黢的小屋里,说了啥已模糊。我们逗老爸,灯下看美人,老妈漂亮吗?老爸笑:不好意思看呀,只记着两条大辫子,粗粗亮亮的。

后来,我咂摸一下,俩人“交代”迥异,也是合理的。肯定是长辈密谋,让老妈先偷看,老爸蒙在鼓里,估计正准备下地干活,懵懵懂懂,就被老妈偷看了。

但他俩说的另一细节,是一致的.,而且都有泪花:第二年,父亲归来,迎娶了母亲。婚后第五天,老妈的单位就要去支援修渠上大堰。老爸送至集合地,人流涌动,估计是只顾惜别,等老妈不见影儿了,方想起袋中捎的白馍馍。

他们的婚礼简朴。老妈没坐花轿,是自己走着嫁给老爸的。嫁妆在当时也算丰厚,外公会木匠,亲手打制的箱子,近一人高,上有牡丹与荷花图案,至今犹存,老妈视为珍宝。箱子上下分两层,上有盖无门,搁几套棉衣;下有小门两扇,放几双布鞋。箱顶是一套被褥及自织的彩条单子,用绳一拴,木棍一穿,四人一抬,鞭炮一响,就这样,老爸老妈结为了夫妻。

1962年,老爸探亲,携老妈随行。老爸在温州,海军雷达兵。他们先至上海,后坐“民主18号”轮船,沿东海一线,抵达部队。这段经历老妈记忆最深刻,她说:“轮船上有球场,共两层。在海上像漂树叶似的。”以至于1995年,带老妈去青岛,坐游艇,我问老妈晕不晕,老妈眉一扬:这算啥,怎能与当年的“民主18号”相比。

当时,老爸已有9年军龄,曾入南京炮兵学院学习,毕业后在大风大浪中,掌舵坚守。一曲《军港之夜》,总让我想起当年老爸在大海上,迎朝霞,踏夕阳,沐海风,为国守疆的模样。那时老爸立业又成家,正是人生的锦绣年华。

如今,老爸老妈视茫茫,发苍苍,齿牙松动,垂垂老矣。当年的婚恋与风华,也走入时光深处,但他们单纯的相识,简朴的婚礼,温暖的携手,成为他们幸福一生的坚实底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