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人生随笔

小巷如竹散文随笔

本文已影响 6.94K人 

巷,胡同,里弄,说法不同,实质都是指的小街道。直为街,曲为巷;大者为街,小者为巷。

小巷如竹散文随笔

柯灵说,巷,是城市建筑艺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这好像还不尽完美。在水一方的兴化,一座小巷网罗的小城,翻阅千年古韵的小巷,一半在水上,蜿蜒飘逸,一半在岸边,逶迤恬静,凝固着深邃的历史,沉淀着无声的美丽,似乎还有另一番意境,是一篇透着古旧的诗书,一帖墨色流溢的丹青。

小城,在地图上,似一只脚掌,抬腿就是一汪的潮湿。在传说中,人到兴化心就花,不同版本的谜底,迷惑了几十个百年。从天上看,像一片荷叶,飘荡在里下河中央。幽静的小巷,自然就是荷纹叶脉了。小巷连贯着东西南北的城门,在那飘渺的风雨中若隐若现,然而,并非四时不变,千年不惊。星移斗转,山河改造,轰轰隆隆的推土机,填埋了穿城的市河,湮灭了如网的诸巷。大南门、小南门不复再见,银北门,北大街旧踪难觅。所谓温泉的发现,灌注的水泥钢柱,殃及了乌巾荡依恋的杨柳。唯有已经苍老的西门巷弄,古朴煤炉的袅袅炊烟,铁匠铺的火花,依然保留着曾经的身影。黄昏的余辉,在迷宫似的小巷中一点点散去,遍地鸡毛。

东门是幸运的。明清古民居群组成的街区,仰仗郑燮的.灵气,在开发中得到了保护。金东门的小巷,苔痕泽巷,墙润缝湿,朴素、凄寂、深邃,清瘦如竹,憨实如简,更像一位躺在藤椅上,却西装革履,满是闲情逸致的老书生,还在阅尽沧桑。

寻访“小桥流水古迹多,商贸兴隆人气旺”的金东门,有一种枯竹又长着新叶的味儿。东门外大街其实就是颀细如竹的百十米六尺小巷,“聊避风雨”的郑板桥故居,傍生着新修葺的“拥绿园”, 墙报碑林,翠竹青青,花香鸟语。遥想郑燮当年,穿过高低不平、狭窄的小巷,竹筒般地一直幽深地向东行着……

踏竹而行,青砖铺砌的街道,缝摺的青苔,似乎残留着远古的钉鞋声。时空隔阻当年的喧嚣浮尘,烟雨大观被压缩进狭窄的小巷。走近上池斋药店,风格依旧——前店铺后作坊,“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的招牌,似乎向人们诉说着百年的古事。

竹竿东伸,那些陈年门板启闭的一家家商户,竹叶般地散落着,或坐北朝南,或坐南朝北。一路的店铺,红红花花的小童鞋房,老太太还在捣鼓着针头线脑;带着老花镜的刻字先生们还在有板有眼地做着古老流传的活计;旧式的香炉烛台、钉耙刀镰,依旧守着锈色;花圈寿衣的店老板,依旧神态悠闲地抚摸着奠仪生灵另一端头的黑白,似乎让人看到,生命的两端就是那么有限的长度。街面依旧那么热闹,煤烟袅袅,人影接踵。烧饼炉挨着下面饺的,修锁配钥匙的靠着削竹织衣针的,镶牙补齿的邻接着卖茶叶的……固守家业的商人们的后裔,泰然自若,用与世无争的目光,漠视着眼前的一切,脸上浮现着淡淡的无奈。

“状元坊”高大巍然,算是竹节了。转身折进南边的家舒巷,悠然深邃,巷东侧的赵海仙洋楼,幽静典雅,却又不失肃穆宁静。洋楼始建于清末,主楼是仿罗马式样的三层楼房,有房屋28间,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园林建筑,为赵姓三代名医赵术堂、赵普春和赵履鳌(字海仙)杏林悬壶的问诊施药场所。相传,光绪年间,扬州一盐商和江都某大木行主为报救命之恩,特聘请宁波匠人精心设计建筑赠给赵海仙的。《续辨证录》、《阴阳五行论》、《赵氏秘药》、《寿石轩医案集存》等等医书,竹简线装,好像还在告诉人们,当年这里门庭若市的气息,求医问药的来自四面八方,将洋楼的人气烘托到极致,所以家舒巷又称为洋楼巷。

最东边的大尖菜市口,该是竹头了。颔接上官河浩淼水势的东门泊,当年舳舻相拥,舟楫相触,渔舟穿插,橹声欸乃,条石水码头星散河沿,怎一个繁荣了得。如今,竹节渐次凋谢,烟雨早已遮没了米市河畔的棚屋。岁月蹉跎,冷漠无情,只能捡拾陶瓷瓦砾,在船夫旧竹篙中,迟缓却坚韧地传说这里曾经竹苞松茂的《清明上河图》。

留步竹巷,青砖、小瓦、马头墙,遗风淡淡,宁静安详,一边连着城门口,一边连着昔日的鹤儿湾。窄窄弯弯竹巷,没有一处生长竹子,绿意盎然的名声,来源于一辈辈以编织竹器为生的篾匠,因竹市而闻名。家乡的板桥竹,扎成了精致的扫帚,江南的毛竹,齐齐地排列在屋檐下,竹筐、竹篮、竹椅、竹针……竹器琳琅满目,还是那么令人眼花缭乱。匠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还在倔犟地用竹子编织着自己的生活

竹巷渐已被势利吞噬了半径,留住的半截,该算是竹梢了。即便如此,小巷依旧洞天幽境,眉目如黛,更像一个小家碧玉般的女子,躲在僻静的深闺,抿唇一笑,自个在小桥流水畔浅吟低唱,轻易不肯抛头露面,幽静疏远,文静淡定。

走在东门如竹的小巷,自然会忆起戴望舒笔下的小巷,蒙蒙细雨下撑着油纸伞的小女子,匆匆脚步下踩踏的麻石,意境是那么的朦胧。如竹的小巷,在清一色的岁月里,鳞次栉比,溢出纯朴和平淡;如竹叶的小巷,挞子门商铺里,不时走出一些趿着拖鞋的女子,就像《三家巷》中的女人,娉娉婷婷摇曳在街面上,浑身散发着慵懒的气息。如竹的小巷,三两只麻雀扑棱棱地飞落在古烟囱上,几点浅灰色的鸟粪距人两三步之遥。

小巷再长,总会走到尽头。在金东门的板桥街上,板桥竹稀疏地依附着,清影摇风。驻足园圃旁,回首如竹的小巷,流连忘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