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思想思维

科技活动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个人体会

本文已影响 2.42W人 

所谓创造,从狭义上讲是指少数发明家、科学家、艺术家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的过程;从广义上讲凡是凭借自己的智能去发现、掌握他们尚未知晓的知识,并运用它们就是创造的表现。所以创造力是一种人类普遍具有的能力,还可以通过教育培养提高。科技活动作为活动课程的重要成分,通过开展小讲座、小观察、小实验、小制作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科技活动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个人体会

培养一个人的创造力,作为创造力核心成分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关键。以下就本人多年活动课教学实践谈自己的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创造性思维之源??求知欲

求知欲作为一种动机在智力活动中的作用相当大,它是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易引起人的定向性探究反射,即求知欲得到了激发,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便应运而生。

 二、营造宽松的活动环境,催化学生思维

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宽容学生犯错误,允许学生发表新意见,提出新见解,尊重学生差异,充分解放学生的创造力,为各层次、类型的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理想空间。宽松环境的营造,教师给学生多的解决问题的机会是前提。若教师在对错误的、偏面的见解评论时,善于抽取其中有价值的部分给予肯定,让学生多一点成功体验,这会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索。恰当的评论可催化学生的思维,反之必然抑制学生思维。教师应明确对学生进行合理评论才能使宽松环境真正形成并得到巩固。

三、在实践中有意识的培养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

创造性思维并非游离于其它思维形式而存在,它包括了各种思维形式。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创造性思维有两种最基本的类型,即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

在创造性活动中,要经过从发散思维到辐合思维,再从辐合思维到发散思维,多次循环完成的,这两种思维是辩证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中发散占主导地位。教师在科技活动课中可根据发散思维的特点在以下几方面有意识的进行培养。

1.展开联想,培养发散思维的流畅性。流畅性指发散思维的量,即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较多的联想。世界上客观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的,具有各种不同联系的事物反映在头脑中,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联想。

如有一道头脑奥林匹克(OM)语言即兴题,请你说出尽量多的虚假的东西,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普通的如假发、假酒、假话,有创造性的如假肢、假新闻等,这种围绕某个事物横向或纵向的展开联想,可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为创造性思维打好扎实基础。

2.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发散思维的变通性。变通性是指发散思维的灵活性,即思维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突破常规。思维定势是人对刺激情境以某种习惯的方式进行反应。思维定势可使我们较快的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但有时也会陷入思维定势的陷阱。

如有一道动手操作题,桌上有个倒扣的`高脚玻璃酒杯,杯中有一乒乓球,要求使杯口始终朝下,手不能接触乒乓球,不用其它器材,将从一个课桌移到相距1米的另一桌子上。此题若局限于杯口朝上方可完成的思维定势中,则必然难以解决。此时教师应指导学生破除常规,大胆设想和尝试新的途径,通过旋转杯子方式解决问题。

3.肯定学生超常思维,培养发散思维的独特性。独特性是指发散思维的新奇成分。在活动过程中时常出现有些学生对某个题有超常、独特、非逻辑性的见解。在思维独特性培养方面还没有有效措施前,对于学生中出现的这种情况教师的及时肯定,可能是较好的培养发散思维独特性的方式。

创造性思维不能进行孤立培养,它作为创造能力的成分之一,它与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密不可分。没有完善的创造性人格,会制约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程度。创造性思维发展程度不高,会影响创造性人格形成。因此教师应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和创造能力,使两者协调发展,培养的目标方可落到实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