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人生感悟

精彩范文:感悟《西游记》

本文已影响 1.65W人 

读过或者看过不同版本《西游记》的人大都对剧中唐僧、猪八戒、孙悟空以及性格鲜明、活灵活现的神仙或妖魔鬼怪印象深刻,也定是十分喜欢或者憎恶,却唯独对沙僧这位也应该有较重分量的角色印象有些淡漠。我读过书本《西游记》也看过几遍电视版《西游记》,虽然喜欢其他几个人物,但是沙僧仍然是我最欣赏的,值得强调的是:我只是欣赏沙僧的性格,并不曾喜欢。

精彩范文:感悟《西游记》

沙僧:法名悟净,原是天宫玉帝的卷帘大将,因触犯天条,被贬出天界,在人间流沙河兴风作浪。他使用的兵器是一柄月牙铲,武艺高强,不畏强敌。经南海观世音菩萨点化,拜唐僧为师,与孙悟空、猪八戒一起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他身上有两件宝,一件是菩萨葫芦,一件是九个骷髅组成的项圈。后来,他用九个骷髅作为九宫,把菩萨葫芦安放在其中,成为法船,稳似轻舟,顺利地帮助师徒四人渡河西去。

先说沙僧保护唐僧时的任劳任怨。

个人认为沙僧比较憨厚,忠心耿耿,从电视剧里他喊"大师兄"那种厚重的声音和真诚的眼神可以看出来。他不象孙悟空那么叛逆,也不象猪八戒那样花痴不改,自他放弃妖怪的身份起,他就一心跟着唐僧,正直无私,任劳任怨,从不左顾右盼,谨守佛门戒律!

印象最深的是师徒四人每次起程的时候,唐僧在徒弟的搀扶下骑上马,猴子则跳跃着牵着马在前面跑着,老猪总是嘟嚷着扛起钉耙,一步三摇的迈着八字步向前走着,不时还会扯上几片树叶放在嘴边,沙僧则与众不同,他会在唐僧站起来之前站起来,叫声师傅,在唐僧站起来时扶他一把,等唐僧上马后,又回过头来挑起担子,也许这时候,马已经向前走了好长一段,只剩下他一个人了。但是从来没有听过他有一丝抱怨。这不能不说明他的任劳。

再说他的任怨。每次孙悟空在离开后,唐僧被妖怪掠走,猴子一回来,立即斥责没有照顾好师傅,老猪撇撇嘴,不时还顶两句,但是沙僧则是马上低头,满脸都是自责,也许有的时候唐僧被妖怪掠走只怪唐僧自己,可是从来没有听到沙僧有过一句不服气。

所以,沙僧是任劳任怨的。

再说沙僧平和的心态。

在唐僧的三个徒弟中,沙僧只是个小角色,他没有孙悟空高强的武艺,也没有猪八戒那样强壮的身躯;他没有孙悟空的聪明,没有八戒的`狡猾;

但是他有一双强劲有力的肩膀,他挑起了取经的重担,言语少,行动多,他总是在唐僧想要坐下的时候卸下担子,憨厚的叫声师傅。总是在悟空化斋去的时候不声不想的坐在唐僧身边,总是在八戒垂涎女色的时候沉默的站在唐僧身边。每次猴子急噪的时候他总是憨厚的喊"大师兄",师傅不高兴时他在一旁安慰。他是唐僧几个弟子中心态最平和的。

又说沙僧的调节作用。

张静二(1983)《论沙僧》(辑入刘世德编《国古典小说研究》)比较全面。张静二认为,在史实上沙僧“似有蛛丝马迹可寻;在文学作品里,则由绚烂的深沙神,变成了沉默的苦行僧。”谓沙僧:“相貌相当清晰,地位相当重要,而个性相当分明。”沙僧在取经途中表现了合作、顺从与随和的态度,经常担起调和与凝聚的任务。不过,我们从另个角度看,后来的“和事佬”脚色,与初出场时凶相毕露,曾经两次吃唐僧的背景很不相称。显然,在故事发展中,深沙神的凶猛品性被改变了。

赵天池(1983)

《西游记探微》引张易克的话说:“沙僧确实经常担起调和与凝聚的任务。沙僧的调和通常是表现在止争与顺从两方面。”止争是止息悟空与八戒、唐僧之争,“以和为尚”;凝聚则体现在比其它三人专一,除了七十六回因误会悟空已死,“猪八戒与沙僧解了包袱,将行李搭分儿,在那里分”外,沙和尚从不说散伙一类的话。四十回连悟空也想散伙,反而沙僧劝大家不要散伙,意志十分坚强。他从不埋怨路途遥远,是一个任劳任怨的苦行僧。

还说沙僧的救人之智。

三十回黄袍怪疑心浑家百花羞送信去宝象国请兵来救,要杀她,就拿她与被擒的沙僧对质。沙僧急中生智,说是国王画影图形,唐僧因较早时被捉在洞中见过公主,向国王说起经历,这才救了公主一命。这情节既显示沙僧的急智,也体现他为他人着想,不欲恩将仇报之精神。

最后从文章看沙僧。

张静二说,文评家看待沙僧有三种类型:三藏型的对他无所置评;悟空型的说他和顺、忠厚;八戒型的指他柔懦、没有个性、尸位素餐。我们以为这正反映了沙僧的形象并不鲜明突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