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人生感悟

关于海报的感悟:那些年,让我们着魔的电影海报

本文已影响 9.86K人 

编者按:放在旧时代,电影可是稀罕物。那些电影海报,也让曾经的我们着魔,着迷。

关于海报的感悟:那些年,让我们着魔的电影海报

我们曾经度过了那个精神贫乏,求知若渴的年代。在当时单一乏味的文化娱乐生活天地里,唯一能够调剂和抚慰我们的,是满大街那些铺天盖地,电影院门前高高竖立的巨型电影海报。

电影,也是那个年代伴随我们成长和艺术熏陶唯一的精神伴侣。

电影产量很少,排片量却很大,一年之内,也看不上几部新片。一部电影,来回看上五六遍的观众,没人觉着是件稀罕的事。

很多人常常会徘徊在影院门口,凝望着那一幅幅电影海报发怔,出神上好半天。海报上的那些电影里的主角,明星,人们好像怎么也看不够。陷得再深,爱得再烈的忠实观众也只是把所有的爱深埋在心里,最多也就是悄悄在家里挂还是那个几张她喜欢的电影海报,从《大众电影》杂志上剪下几张明星照贴在自己装订的专辑里,每天拿出来偷偷的端详。

仅有的那几部电影,人们都已经对影片里的情节和台词烂熟于心了,张口就来。还不时会出现在人们的日记里,作文里,难免也会引用几句在自己的情书里。

拿出那些年的电影海报和现在的海报相比,绘画和制作水准虽然不在一个艺术层面上,但那些年的电影海报,却牢牢镌刻上了时代的烙印,政治的寓意,审美的取向和价值的观念。

海报的构图都很千篇一律,"高大全"是画面主体,电影主角的英雄气概是整幅海报的灵魂所在。往往一幅海报,就能让你看懂一部电影,串接起那部电影的所有镜头画面。

从前的影院门前的电影海报,几乎都是美工花费上好几天,将自己悬在高空中亲手绘制完成的。他在完成每一笔的过程中,会有很多路人驻足观看。像是在观看一部影片的拍摄现场,美工手上勾勒出的一笔一画,每一笔线条和色彩,像是电影里的一组组镜头,一幅幅画面,人们都在翘首期盼着"海报"的成型,焦急等待着,那部电影中,为自己所喜爱的那位演员,在美工的笔下,从轮廓开始,渐渐清晰,乍现,完美,沉醉。

当年,电影海报的风格样式不多,基本在水粉,木刻,版画和油画之间。海报构图也不很讲究,通常是一个主角占据整幅画面。人物的神态和动态都被锁定成那个时代主题人物的精神和行为标志特征,很少会有电影中的反面角色出现在海报上。

要说我的画画启蒙也是从临摹电影海报开始的。父亲看我成天在家画这画那的,怕我走了歪路,把我托付给了电影公司一位专门画电影海报的美工,美工姓陶,我管他叫陶叔叔。那些日子,我像着魔般成天去"陶叔叔"影院的那间画室。他是我那个年纪上为数不多崇拜的一位艺术家。他太神了,画什么像什么,尤其画人物肖像。当然,我看到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画电影海报。

他有时会照着一张现成的电影海临摹着画,有时也会从电影杂志上,找来几张明星照做参考,将它组合成一张自创的电影海报。学徒,当然得从伺候师傅开始,我还算有"眼睛力",时间长了,师傅手上缺什么了,我会递过去什么给他,师傅烟抽完了,从兜里摸出几毛钱,我会去影院边上的那家小卖部为他买一包回来。

师傅在那儿画一幅大海报,他让我坐在一边小凳上画小幅的,我照着师傅教的基础笔法,照葫芦画瓢那样画,师傅话很少,也很少见过他脸上的笑容。老大不小了,还是单身,除了画布上的那些颜色是多彩的,他的生活好像只有黑白色。

师傅的电影海报在小城是画出名来了,每家电影院都请他画。有时还得去别家影院,爬上门楼去画大海报。后来怎么就没再跟着师傅学下去我记不清了,从此,也再没见过那位第一位让我美术启蒙的"陶师傅"。

从跟陶师傅学画电影海报开始,我学会了抓人物的"神"和"形",尤其是"神"抓得还可以。也渐渐懂得了美术的实用性。

几十年过去了,再从网上搜索到那个年代曾经让我们着过魔的一幅幅电影海报,我们这代人都会有一种,莫名的冲动和共鸣,留恋和回味。

今天,全媒体时代,我们也随处可见海量的中外电影海报,无论在创意设计和制作上,都堪称精良和绝色。然而,那些曾经从我们少年时代停留过的电影年代和电影记忆,从我们眼前掠过的那一幅幅淳朴,稚拙,单一,本真和青涩的电影海报,"闪回"起来,依然难忘,依然鲜活,依然耐人寻味。。。。。。。

作者:张波

公众号:张波纯文学杂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