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林杂志新知探索

台北故宫,我是你的朋友

本文已影响 4.59K人 

“台北故宫建在一座山丘上,从台北市区开车半小时就到了,外形上有点像台湾的寺庙,四层楼高,淡蓝色的琉璃瓦屋顶,米黄色墙壁,很朴素,跟北京故宫很不一样。”如今在北京一家杂志社工作的王婷,还记得几年前去台湾做交换生,跟当地学生一起去台北故宫参观的情景。
  
  “尽管建筑很普通,但里面的展品让人惊艳。”王婷说,在台北故宫,你会觉得文物并非遥不可及:“一排展示桌,精美的文物一件挨一件放着,进去就有种错觉,好像这些古董并不是多么价值连城。我记得在一个古陶瓷的展厅,一些陶瓷脆片用绳子挂在墙上,参观者还可以拿起来玩。”
  
  和北京故宫的皇家宫殿背景有本质的不同,台北故宫完全是一座按照现代博物馆标准来设计和建造的功能建筑,无论在藏品保护,还是安保上,更适宜文物的保管和展出,也正是由于它的定位是博物馆,台北故宫也极为重视公共教育,“Oldisnew”一直是它的魅力所在。
  
  与瑰宝近距离
  
  现在位于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阳明山的故宫,原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而建,于1965年11月12日正式开放。
  
  故宫馆藏文物最初为230863件,“中央博物院”并入后,增至242592件。连同整理后的档案30余万件及受赠、收购1万余件,以及最近几十年的不停购置,目前台北故宫博物院共有文物近68万件,其中90%的文物来自于北京故宫的旧藏和遗存,尤以宋元书画、宋代五大名窑、清代珐琅彩瓷等藏品著称。
  
  如果说北京故宫博物院是房子,那么台北故宫博物院就是珍贵的家具。由于藏品数量巨大,故宫根据不同题材、不同材质、不同时间间隔会轮换一批展品,观众如果想全部看完藏品,至少需要30年。
  
  相对于“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二行书”的颜真卿《祭侄稿》这些书法作品,最为大陆游客熟悉的,恐怕还是毛公鼎、翡翠白菜、肉形石这三件宝物。在台湾,这三件也被誉为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
  
  《蜂鸟》杂志的主编戴清2006年曾经作为摄影记者访问台湾:“台北故宫的所有展品都近在咫尺,你可以走到展品前面,只是展品外面有一个防护罩,起一个防盗和防止游客触摸的作用,但你可以看得非常真切,不像在北京故宫,会有绳子或者栏杆把游客拦在外面,你只能很远地望一眼。
  
  这种“近距离”给戴清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橄榄壳雕的小船,里面有苏东坡在吟诗,诗词也刻在船上,这么小的艺术品,在玻璃的四面都固定安装了放大镜,游客可以通过放大镜细致地观赏。”
  
  此外,台北故宫内展品的布局也很合理:“不会人挤人,人挨人,北京故宫往往是绳子拦着,大家都想往第一排挤。当然,像‘翡翠白菜’、‘红烧肉’这些经典的藏品前面,还是会围着很多人,但是不会每处都这样。”
  
  不仅是展品和参观者之间的距离“近”,故宫和台湾民众的实际生活也很近,它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像一个教育和娱乐的中心,任何人,都可以走近它,亲近它。每到周末,台北故宫会延长开放的时间,晚上6时30分到8时30分免费,有不少家庭会选择这个时间到博物馆过一个愉快的夜晚。为了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台北故宫还运用3D和动漫技术制作了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作者)的视频。
  
  南京博物院原院长徐湖平去过台北故宫很多次,对他们做的文化普及工作非常赞赏:“他们有一个活动叫‘故宫之友’,意思就是,我是你的朋友,定期组织讲座,邀请你过来,比如在展览开展前,就会邀请艺术家来给观众做讲座。还有义工制度,一些退休教师或者对文物感兴趣的人经过培训、并通过考试后,可以给游客做展览解说。”
  
  徐湖平对一名欧洲艺术展览的讲解员印象深刻:“他不是走到哪里背到哪里,那样跟语音讲解有什么两样呢?他们讲解得很活,那名讲解员在美国留学9年,拿了硕士学位。他讲解的时候,不但讲艺术家作画的特点、画作在艺术史中的地位,而且还会具体地告诉你,这张画好在哪里,怎么来欣赏。我们的讲解员很少能做到这点。”讲解完毕后,他们还会回答观众提出的问题,这样就避免了观众“进门时一头雾水,出门时还一头雾水”的情况,从而拉近了高雅艺术和普通观众之间的距离。
  
  创意故宫
  
  台北故宫由于定位为公共博物馆,自开馆后对公共教育就尤为重视,1965年,蒋复璁任第一届院长起,就设立了青少年中心,每周一次免费让学生参观故宫,到了秦孝仪时期,他所关注的人群更为广泛,不仅设立了面对社会大众的“研习会”和对幼童开放的“活动与创意”教室;1997年,他们还用复制品到岛内各大监狱办巡回展。
  
  近几年,台北故宫还匠心独运地推出了“国宝宴”,2008年,台北故宫将游客最喜爱的几件文物,都做成精致的餐点端上餐桌,比如故宫镇馆之宝“肉形石”,原为玛瑙类矿物精品,作为“国宝宴”上的一道主菜,则选用上等的蹄膀肉,先入锅卤约2小时-3小时,静置冷却后再用刀工雕出外形。
  
  这只是台北故宫创意文化的尝试之一。去年11月,徐湖平赴台北参加“南宋特展”,主办方又推出了“南宋宴”,按照南宋食谱,制作了一系列精美的杭帮菜,还送给每一位来宾一件宋代花鸟画的高仿复制品。另一个打动他的细节是,故宫洗手间男女的标志,也切合展览主题,换成了南宋画像上戴纱帽的男官和戴凤冠的女官头像:“台北故宫在细节上做得非常到位,他们想各种办法让展览好看、好玩,相比而言,我们缺乏的就是这种钻研精神。”
  
  “怎么样让故宫的藏品发挥她的活力,让故宫本身创造艺术价值,这是我们发展的方向”,台北故宫现任院长周功鑫介绍说,台北故宫还有一整套的商业合作制度,包括品牌授权、图像授权和合作开发。故宫先对商家进行文化方面的训练,长期合作之后,商家就会不断有创意的东西生产出来,再请院外的设计师、行销专家等组成评审团,通过审查后,商品才能进入博物馆的纪念品商店销售。
  
  戴清对台北故宫的“文化开发”印象深刻:“在台北故宫,有一个非常大的纪念品商店,里面有很多高仿真品”,由于台湾的产权保护制度严格,故宫里的很多纪念品在别的地方都买不到,“比如翠玉白菜的钥匙扣,还有铜质仕女镜,做得非常精致。”
  
  曾经作为交换生、在台湾世新大学学习半年的孟庆舒,也对台北故宫的“文化创意”感到惊奇,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两年,但她仍然对那些纪念品念念不忘:“台北故宫以故宫展品为主题的纪念品非常精美、雅致,比如裁信刀、书签,大件的比如丝巾、领带,太多了。”虽然北京故宫也有纪念品商店,但是她坚持认为那些“不够雅致”,台北故宫每个纪念品都会有它旗下的商标,所以即使一张书签要人民币15元,她也毫不犹豫地掏出钱包:“必须买”。
  
  虽然孟庆舒对展品了解不深,但台北故宫整体的氛围给她的印象很好:“博物馆里人非常多,有大陆游客,但是台湾游客偏多,展厅内很安静,有秩序,不像北京故宫,游客们挤成一团,你只有透过一个小窗口看宫殿里面的内部陈设”。
  
  此外,台湾各大博物馆的“用心”让孟庆舒难忘:“每个博物馆都有很多的游览简介、展品说明,其实北京很多博物馆都可以做到,但相比来看,台北故宫做得要用心得多,而北京故宫更像是吃老本,‘玩得不舒服?爱来不来’。”
  
  现在在美国念书的孟庆舒说,在美国,也参观了不少博物馆,场地大小不是问题,重点是组织者的用心程度,博物馆做得用心,观众都能感觉到,而北京故宫,不能给她这样的体验。

台北故宫,我是你的朋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