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林杂志成长视窗

年轻时建设好你的人脉关系

本文已影响 2.04W人 

罗斯福说:“成功公式中,最重要的一项因素是与人相处。”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使你获得一股强大的支持力量。那么年轻时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问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什么
  
  你为何与他交往?答案可能是:他能给我鼓励,每当我有困难,他都愿意帮我……
  
  与市场上的交换原则一样,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都希望自己的付出至少能有等值的收获。否则,人们就无法保持心理平衡。
  
  刘克是个新人,偶然间他听同事说:“刘克对我那么好,估计是想学到一些东西,但是他什么都不会,对我没任何帮助,帮他还不如帮处长的外甥呢!”
  
  刘克明白,没有人理所应当地要帮助自己,于是,他参加职业进修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不断创造业绩,很快就受到了领导的器重并获得了同事的好感。
  
  时刻增加自己可利用的价值,这个道理不仅真实,而且实用。
  
  那么,请再想一想,你用什么来交换朋友给你带来的“好处”?
  
  很多年轻人都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当他们步入社会后,对周围人的关怀和帮助理所当然地接受,却很少会帮助甚至瞧不起不如自己的人。由于这种交换原则失去了平衡,久而久之,别人就不愿意与之交往,会孤立他,甚至讨厌他。
  
  交往中的这种互惠原则,要求我们必须注意,你身上一定有某种东西吸引着别人与你交往。所以,要先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什么。
  
  快速融入他人的圈子
  
  一个人不可能独自存在于社会上,每个人都有一个朋友圈子。
  
  面对陌生的环境,年轻人往往会经历“社交空窗期”,常把自己固定在新人的角色上,容易拘谨、多疑和无所适从,从而无法融入别人的圈子。
  
  一个男孩,工作已有两个月,除了本部门同事,其他办公室的人他都叫不上名字,甚至有的同事还把他当成实习生。平日里,大家都埋首于格子间,偶尔轻松一下,他还在琢磨是否参与,等他“酝酿”好,话题也结束了。他成了“透明人”,因而非常痛苦、迷茫。
  
  这个男孩的问题很有代表性。到一个新环境,首先不能自卑退缩,被动地等别人来帮助你,而应该有“凑热闹”的态度,别人玩,你可以欣赏;别人聊天,你可以倾听,然后找机会加入,再慢慢自然地融入进去。
  
  另外必须找出与他人的共同话题,学会观察大家的共同兴趣。当然,自己也要学习一些常识和技巧,才有可能共享快乐。
  
  还要注意,积极地接受别人的邀请是必须的。在聚会中,朋友的朋友经过一两次见面、接触,也会很快变成你的朋友,这样你的圈子也就慢慢扩大了。
  
  放下清高,让自己俗一点
  
  清高的人认为别人都不配与自己交流,这样也难免被他人疏远。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任何群体都有维持群体一致性的特点,对于同群体保持一致的成员,群体接受和优待他;而对于偏离者,群体则会拒绝和制裁。因此,任何对于群体的偏离都有很大的冒险性。
  
  经常有年轻人说:“我不喜欢和他们共事,他们都太俗了!”这种自我感觉良好、鄙视一般人情世故的态度对人际关系非常不利,简直是愚笨至极,得不偿失。你等于给自己砌起一道高墙,有意割断与别人的联系,使自己陷入孤家寡人的绝地。
  
  做人应该低调。即使你真的高人一筹,也要放下架子,谦虚地向人学习,更何况有时只是自我感觉良好呢。所以,即使不同意别人的观点,至少也应尊重别人说话的权利。
  
  记住,一个人想成功,就得在一些人和事上妥协。放下清高,让自己俗一点吧!
  
  这个世界其实非常小
  
  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心态:走在大街上,随地吐口痰,认为“反正没人认识我”;认为大家谁也不认识谁,经常不注意形象及后果。
  
  然而,我们这样想、这样做时,却经常因此使自己陷入尴尬之境。这个世界其实很小,今天的路人很可能就是你将来必须打交道的人。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做过一次连锁实验,结果发现了“六度分隔”现象。这个现象就是,最多通过6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因此,要想扩展自己的人脉,扩大交友范围,就要随时注意自己的形象,在认识别人“之前”就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另外,还要善待你所遇见的每一个人,他们可能成为你将来的熟人、客户,甚至是贵人。
  
  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是在于你认识谁。在知识经济时代,光有能力,没有人脉,个人竞争力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若加上人脉,个人竞争力将是一分耕耘,数倍收获,请好好建设、珍惜自己的人脉关系吧!

年轻时建设好你的人脉关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