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林杂志精英谭

港珠澳大桥工程师林鸣

本文已影响 2.41W人 

2018年10月23日,被国外媒体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全线贯通。至此,港珠东西,长虹卧波,天堑南北,通途无阻。这个超级工程堪称世界桥梁建设史上的巅峰之作。
  
  时间拨回到2005年。那一年,建设港珠澳大桥的计划刚刚被提出,现实情况是在沉管隧道领域,中国的技术还无法达到国际水平。
  
  在此情况下,国外媒体都特别关注港珠澳大桥,其实就是因为一个字:难。其费用之高、难度之大、风险之大,吓退了无数前来应标的公司!
  
  可这个重担,偏偏就落在工程师林鸣身上。林鸣一宿未眠,坐待天明。
  
  为了准备这个工程,2007年,林鸣带着工程师们去全球各地考察桥隧工程。当时世界上超过3公里的隧道有欧洲的厄勒海峡隧道,还有韩国釜山的巨加跨海大桥。
  
  巨加跨海大桥由韩国一家非常厉害的公司主持,但在安装的部分却全靠欧洲人提供支持。每一节沉管安装的时候,会有56位荷兰专家从阿姆斯特丹飞到釜山给他们安装。
  
  林鸣带着团队来到釜山时,向接待方诚恳地提出,能不能到附近去看一看他们的装备,却被对方拒绝了。
  
  从釜山回来后,林鸣下定决心,港珠澳大桥一定要找到世界上最好的、有外海沉管安装经验的公司来合作。
  
  于是,他们找了当时世界上最好的一家荷兰公司谈合作。对方开出了天价:1。5亿欧元!当时约合人民币15亿元。跟荷兰方面谈崩了之后,林鸣和他的团队就只剩下最后一条路可以走:自主攻关!
  
  2013年5月1日,林鸣和他的团队在海上连续奋战5天4夜没合眼。终于,海底隧道的第一节沉管被成功安装!
  
  然而,第一节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后面32节的安装都可以简单复制——严苛的外海环境和地质条件,使得施工风险不可预知。
  
  在安装第15节沉管时,他们碰到了最恶劣的海况——海浪有一米多高,工人都被海浪推倒在沉管顶上。E15的安装计划只好就此搁浅。
  
  第二次安装是在2015年的大年初六,为了准备这次安装,几百个人的团队春节期间一天也没休息。但是当大家再一次出发,现场出现回淤,船队只能再一次回撤。这样下去,这个工程还能完工吗?拖回沉管之后,许多人都哭了。
  
  每到关键和危险的时刻,林鸣都会像“钉子”一样,几个小时、十几个小时、几十个小时地“钉”在工地。只有体型的变化暴露了一切:他瘦了整整40斤。
  
  2017年5月2日日出时分,最后一节沉管的安装终于完成了,此时的林鸣,却在焦急地等待最后的偏差测量结果。
  
  偏差16厘米,就水密性而言已算是成功。中国的设计师、工程师,包括瑞士、荷兰的顾问……大多数人都认为滴水不漏,没问题。
  
  但林鸣说:“不行,重来!”
  
  茫茫大海,暗流汹涌,把一个已经固定在深海基槽内、重达6000多吨的大家伙重新吊起,重新对接,一旦出现差错,后果将不堪设想。
  
  “算了吧。”“还是算了吧!”几乎所有人都想说服林鸣。
  
  这时,林鸣内心出现一个声音:如果不調整,会是自己职业生涯和人生里一个永远的偏差。
  
  他把已经买了机票准备回家的外方工程师又“抓”了回来。经过42个小时的重新精调,偏差从16厘米降到了不到2。5毫米!缩小到百分之一点几!那一夜,他终于睡了10年来的第一个安稳觉。
  
  蓝天为卷,碧海为诗;深海白豚,踏浪伶仃。2018年10月23日的港珠澳大桥上,林鸣又来了一次奔跑,这一次,他跑得最为痛快。  

港珠澳大桥工程师林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