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摘成长

把工作变成习惯

本文已影响 1.54K人 

古今中外,那些在事业上获得巨大成功者,无不得益于成年累月的坚持不懈,水滴石穿。而这些人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出于功利之心,为了成名成家,把获取成功当成动力,所以,能够卧薪尝胆,苦苦坚持;另一类则是出于兴趣和习惯,把辛苦劳作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并不以成年累月的辛勤工作为苦,反而甘之如饴,把每天的劳作当成如同吃饭、睡觉一样的习惯,对于他们来说,工作着是美丽的。
  
  大画家齐白石,毕生作画不辍,一日离开画笔就浑身难受,觉得少了点什么似的,如果哪天因事未画,一定会在翌日补上。他曾在85岁的一天上午写了四个条幅,并在上面题字:“昨日大风,心绪不安,不曾作画。今朝特此补之,不教一日闲过也。”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今年已104岁了,仍每天伏案工作,研究不辍,每月有一篇研究文章发表在国内外的刊物上。当央视新闻频道主持人问他:您都过一百岁了,又有那么多成果,干吗还那么辛苦自己啊?他坦然一笑:辛苦吗?我没觉得,一辈子的习惯了,想改也难。
  
  著名学者季羡林,已经98岁高龄,早已功成名就,著作等身,再出几本书,也不会增加多少光彩,少写几本书也不会暗淡到哪里,可他就是手不释卷,著述不已,因为这也成了他的习惯。在医院里的这几年,尽管疾病缠身,年老体衰,但病榻之上仍奋笔疾书,几乎每年都有新作问世,原因无他:习惯。
  
  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已82岁高龄,仍然没有停止研究工作,每天进行演算。他的方式是“随时工作”,累了睡上两三个小时,然后起来接着做,有时甚至拔掉家里的电话,专心于物理推演。“累则小睡,醒则干!”这是李政道的口头禅。现在,他每天仍要“生产”出几十页手稿。李政道说他的生活中根本没有娱乐,“我没觉得什么苦啊,因为这就是我的生活方式”。
  
  在有些人眼里,工作是枯燥的,辛苦的,是不得已的一个饭碗,成年累月的工作更是无法忍受,如同炼狱。工作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痛苦煎熬,刚上班就盼着下班,一放假就高呼万岁,偶尔要加一次班,简直比让他坐监牢还痛苦,这种人是注定不会有什么成就的,一辈子过去,再回头看看,一事无成。
  
  还有一种人,对自己的工作是真心热爱,干起事业来可以废寝忘食,殚精竭虑,不以为苦,反以为乐,也不是说他们的思想境界有多高,理想有多远大,自制力有多强,而是因为他们已把工作当成了习惯,巨大的惯性推动着他们在漫长人生岁月里奋斗不已,工作不辍。天道酬勤,对他们来说,成功和名利的到来都是很自然的,但他们却能淡然处之,视作身外之物,因为在他们心里,分量最重的还是事业,是工作。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把工作当成习惯,对辛苦就能坦然接受,对劳累就会习以为常,就会觉得奋斗是一种幸福,坚持不懈就不再是对我们毅力的考验。于是,我们就能在心平气和中积累成功,就能自然而然走向辉煌,或许会有那么一天,也跻身于李政道、季羡林、齐白石等成功者的行列,届时可能同样会有人发问:您奋斗了那么多年,是不是很辛苦啊?我们可能也会像李政道那样坦然回答:我没觉得什么苦啊,这就是我的习惯。
  
  要把工作当成习惯,必须真心热爱,真情投入,以苦为乐,淡泊名利。这样,即便我们成就并不昭著,未能青史留名,也可问心无愧,活得有声有色,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白来人世走一趟。  

把工作变成习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