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摘成长

别人不想听,你照样可以说

本文已影响 4.04K人 

你不能依靠网上的评分来决定看不看一部电影,这几乎成为网民的自觉。因为我们不知道在10分和五星的评价里,掺杂着多少水军、黑粉和花钱买的流量。
  
  同理,你也不能轻易相信新片的“影评”,它可能是真实口碑,也保不齊是营销包装。网友往往要像福尔摩斯般,寻找其可能是软文的蛛丝马迹。毕竟,我们被骗了太多次,一些网上吹得神乎其神的影片,只会让你在电影院里心疼票钱。
  
  这几年,网上常见的影评多是用自己的话讲一遍剧情,或是对特效和面瘫演技的戏谑,或是数数彩蛋讲讲背后的故事。文章短小,结构简单,善用网络用词,尤其要注意与多数观众的评价一致,别人才会打赏点赞。
  
  真正的评论,不会在动笔时考虑自己的立场是否将冒犯读者,只要他有理有据,就有批评展现的价值。现实中,往往异见被同化,冒犯被消音,批评被删帖,对电影作为艺术的恰当认知在一片夸夸声里瓦解。
  
  前些日子,《出租车司机》《华尔街之狼》的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批判漫威电影不是真正的电影,成为电影业和气生财气氛中的一股清流。他为此专门在报纸上撰文,言辞真挚地解释这样说的原因。
  
  他说,电影是关于真相的——美学、情感和精神上的真相。它是关于人的——人的复杂性和他们的矛盾。它是寻找可能性的艺术形式。而漫威电影名义上是续集,在精神上是翻拍,它像主题公园,而不是电影。
  
  2016年年底,王家卫监制的电影《摆渡人》上映,票房在当时一骑绝尘,却挡不住网友吐槽。王家卫于是发了一条微博:“在你眼中这只是一部电影,对我来讲是一个世界。所谓大成若缺,有缺憾才能有进步。”结尾加了一句“我喜欢”。
  
  马上,娱乐圈的半壁江山纷纷跟帖“我也喜欢”,忙着站队表态。唯独一位年轻演员发了一条“我不喜欢”,十分刺眼。
  
  发出声音是危险的,却有价值,批评远比羞愧、愤怒来得长远。
  
  还有人记得“金扫帚奖”吗?我们向来擅长评先进、评模范,很少评落后、评烂片。金扫帚奖类似于美国的“金酸莓奖”,闪现着中国电影人身上少见的自嘲,这几年渐渐冷清,沦为各家粉丝掐架的阵地。
  
  犹记得2014年获奖影片《快乐到家》的导演傅华阳所发感言:“获得金扫帚奖确实振聋发聩,我开始发现我10年来失去初心,为名为利身不由己,没有把功夫用在民生关怀、剧本打磨、制作精细、艺术创新方面,丧魂落魄,对电影创作丧失敬畏,对观众缺失沟通。”
  
  现在听来这几句仍然字字真切,刀刀毙命,但愿他们能用这把“金扫帚”扫去浮躁与尘埃。而对于影评人来说,起码拥有这样的权利:别人不想听,你照样可以说。

别人不想听,你照样可以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