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摘成长

我可以不依恋任何人吗

本文已影响 1.9W人 

一个人这辈子可以不依恋任何人吗?
  
  这是很多朋友问过的问题。换句话说,一个人能孤独成“圣”吗?
  
  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常讲一类故事:某某某在山洞里找到一本武功秘籍,然后忘记了时间专注修炼,后来成为天下第一。
  
  可我学习越多,对人性了解得越多,越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自体必须有客体,我必须找到你。那些真正孤独成圣的人,以我的了解,是我们都忽略他此前曾有饱满的关系。
  
  并且,以我咨询和生活的经验,从不构建深度依恋关系的人,不管表面看上去多么善良、友好,内心中实际上都有太多的黑暗和敌意。当“我”不去看“你”时,“我”也就不可能被真正看见了,于是“我”也处于黑暗中了。
  
  自恋与依恋
  
  情感是思维和身体两个主题的延伸,它的设计,来自我自己的一个认识:情感,是灵魂的证明。如果一个人天赋很好,又能在思维和身体上花很大力气,这个人就可以锤炼出非常好的能力。假如他还是在孤独中,那么他难有幸福感。
  
  心理学家维克托·弗兰克说,当一个人投入工作、投入地去爱时,幸福就会降临。然而,幸福感的主要源泉来自关系,特别是人际关系。
  
  用精神分析的理论来讲,一个人的生命主要有两个维度:自恋展开的维度和关系构建的维度。能力只是自恋的展开,而如果太缺乏关系这个维度,生命仍然会感到苍凉,甚至是致命的孤独感。
  
  想起我对一位长辈的评价:他这辈子精彩绝伦,但老了,心里空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留下。因为他这一生,爽是爽了,可他的世界里只有他自己,他的心中没有住着别人。在关系的这个维度上,他的人生是有些空白的。
  
  无论是能力的形成,还是爱的获得,都是需要不断打破自恋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发起自恋而最终又放下自恋的过程。
  
  依恋的形成
  
  所谓“依恋”,就是一个人的情感能够向情感对象打开。最简单的理解是,自体都在寻找客体,我都在寻找你,像孩子和猫、狗、鹦鹉等动物的关系,天然都在寻找对情感对象的依恋。如果说,我对你的渴望得到了你的积极回应,那这份动力就在我和你之间建立了一份联结,我就会表达对你的依恋。
  
  依恋的类型可以分为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和紊乱型。一般人都属于前三种中的一种,表现比较稳定,但有人会在这三种中不断变换,这种叫“紊乱型”。
  
  设想这样一个情景:幼儿园的家长日,家长(特别是妈妈们)到幼儿园班门口去看孩子。这时,你会看到,孩子们大致有三种表现方式:
  
  一种是,看到妈妈在门口,笑逐颜开,放下手里的东西朝妈妈扑过去,然后紧紧地抱住妈妈。这是安全型。
  
  一种是,看到妈妈在门口,没什么反应,仍然玩手里的东西。这是回避型。
  
  还有一种是,看到妈妈在门口,显得有些矛盾,看了看妈妈,想过去,但又有些犹豫。这是矛盾型。
  
  安全型依恋,是因为我对你的渴望,得到的是比较一致的积极回应,而最终我确信这份表达是基本受欢迎的。
  
  回避型依恋,因为我对你的渴望得到的是一贯冷漠的回应,而最终我阻挡住自己对你的渴望。
  
  矛盾型依恋,我不能从你那儿得到稳定风格的回应,你忽冷忽热,于是我的情感表达矛盾了起来。
  
  依恋的对立面,是自恋。
  
  依恋意味着,我能够向你表达出我的动力。弗洛伊德最初把严重的自恋视为一种病态,并认为自恋是力比多(弗洛伊德自创的词,大致可以理解为动力)不能指向客体,而只能指向自体。
  
  在弗洛伊德看来,自恋像是你把动力(即能量)都憋在自己体内,对外部世界失去了兴趣。
  
  后来的精神分析学家们不断发展“自恋”这个概念。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认为自恋和全能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集中论述了“全能自恋”的概念。即婴儿一出生就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的“神”,他一动念,世界就应该按照他的欲念给出回应。
  
  如果世界总是不给出回应,婴儿就会生出自恋性暴怒,恨不得毁了整个世界。因为他有全能感,所以这个时候他真的认为他一发出暴怒,世界就会被他毁掉。他不能接受自己有这么坏,这时就会把这份毁灭全世界的坏投射到外部世界。这就变成,他觉得外部世界有一个“魔鬼”。这个“魔鬼”让他感到恐怖,所以他打造了铜墙铁壁,和这个“魔鬼”隔开,这样这个“魔鬼”就可以不攻击他了。
  
  但是,这个铜墙铁壁打造出来后,也意味着,他将自己困在了里面,他的生命力也被憋在了里面,即力比多指向了自体。
  
  我的一位来访者是经典的回避型人格。最初来做咨询的时候,他几乎没有一个朋友。他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几件小事接连遇到挫败,他就会有巨大的挫败感。同时,他会觉得,好像整个外部世界成为铁板一块儿,对他发出了严厉而彻底的拒绝。并且,他隐隐觉得,世界背后仿佛有一个狰狞的“魔鬼”在操纵着。彻底的孤独会带来彻底的黑暗。
  
  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科胡特认为,咨询师对这样的来访者,妈妈对最初的婴儿,都需要扮演一个角色——自体客体。
  
  所谓“自体客体”,就是你的确是客体,可在我这个自体之外,我觉得你好像是我自身的一部分,我可以像控制自己的手臂一样控制你。自体客体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让自体能够伸展、表达自己的能量。
  
  从这个意义来讲,母亲最初真的是非常伟大的。对于新生儿来说,母亲尤其需要“无我”。她放下了头脑层面的自我,由此可以和婴儿构建感觉和情感层面的联结,让婴儿感觉,妈妈好像是他自身的一部分一样好使,婴儿的能量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向妈妈表达了。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了“客体使用”这个术语,即妈妈以及其他抚养者允许儿童“使用”自己。我的一位来访者,从来不使用我们咨询室的纸巾,并且总是坐得非常端正,好像是她被困在一个无形的笼子里,她的手脚不能伸出笼子之外一丝一毫。
  
  有一次,我们约了下一次的咨询时间。她从外地来,得早上5:30起床,考虑到这样太辛苦了,我建议我们的咨询时间不妨向后推半个小时。但她不敢,生怕会耽误我的时间。这可以理解为,她丝毫不敢“使用”我。
  
  当一再确认不会给我带来麻烦后,她终于接受了我的建议,也第一次使用了咨询室的纸巾。
  
  等回到家之后,她发现自己也能“使用”父母了。以前,她对父母都极其客气,家里总是像坟墓一样了无生气。后来的某一天,她站在家里的客厅,突然一句话从心底升起:“我可以自由地使用這个世界!”
  
  孩子,特别是婴幼儿,需要这份感觉,这样才能够把他的动力指向客体、指向万物、指向世界。
  
  当然,不只是孩子需要这份感觉,成年人的世界也一样需要。自体客体的延伸定义是,能够滋养自体的各种客体。
  
  依恋最好是在孩子的时候完成,如果一个成年人还没有学会依恋,就会变得很麻烦,因为人都是自恋的,而依恋意味着你要低头。
  
  低头是一个富含隐喻性的举动,像猫、狗和鹦鹉等动物过来对你表达依恋时,常常是先把头低下来让你摸。在我看来,低头这个动作就像是要放下高高的自恋,愿意表示处在比你低的位置上。
  
  孩子容易处在全能自恋的幻觉中,但孩子同时还面临着一个事实——他的能力不足以自理,所以的确需要依赖成年人的帮助。如果孩子发现父母既是强大的,又是善意的,他就更愿意向这样的父母表示低头,同时又把情感等动力表达出去。
  
  成年人会变得麻烦很多。成年人和孩子一样需要情感,但成年人相对有充分的资本可以自恋,或至少去保持自己的骄傲。我能照顾自己,为什么要向你低头?就算你再爱我,我还是想保持我的自恋、我的骄傲,而且我有能力保持。
  
  一次,和一桌子帅哥、美女一起吃饭,就我长相普通。其间,一位帅哥说:“我们的条件都太好了,但这会带来一个问题——恋爱时比较轻率。如果这场恋爱谈得太困难,那我就换一个,但这么轻易换来换去,我们一直都没有学会好好去爱。”
  
  其实,这不只是帅哥、美女的权力,很多相貌普通的人一样有这样的心理。就算不能比较容易地换恋爱对象,但我至少可以选择孤独、封闭。
  
  所以,最好是在孩子时学会依恋、学会低头,学会去信任一个有力量同时又充满善意的情感对象。

我可以不依恋任何人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