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摘成长

别人的好,你能记住多少年?

本文已影响 2.7K人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钱钟书与杨绛在英国留学,生活很清苦,有时竟连房租都快交不起了,但有一天,杨绛忽然收到了一笔钱,原来,作家萧乾接管上海的《大公报·文艺》栏目后,知道钱钟书和杨绛经济不宽裕,就把杨绛的稿费兑换成外汇,寄到了杨绛手中,这无疑是雪中送炭,钱钟书和杨绛非常感激,但因种种原因,一直没能表达谢意,直到半个世纪后的1983年,萧乾夫妇搬到了复兴门,与钱钟书和杨绛住的南沙沟相距不远,萧乾夫妇登门拜访钱钟书夫妇,一开门,钱钟书便说:“恩人来啦,恩人来啦。”而此时,萧乾早已将半个世纪前的那件事忘得一干二净了,经钱钟书提醒,才慢慢想起来,他没想到这么一件小事,竟被钱钟书夫妇记了半个世纪。
  
  唐代有个叫崔桐的书生,有一次外出回家途中,把所带的银子弄丢了,以至于没钱吃饭,只能饿着肚子往家走,走到半路时,饿得没有什么力气了,就在一个人家的屋檐下休息,那家的老汉看到了他,就问他是不是病了,他就以实相告,老汉就回屋拿了些干粮和一碗水给他,他饱餐了一顿,有了力气,向老汉表示了感谢,告辞离去。三年后,崔桐考中了进士,他上任前带了礼物上门,向那个老汉一家表示了感谢。以后,崔桐每次回乡,总不忘带上礼物去看望老汉。很多年过去了,老汉已经去世,崔桐也已经成了一个老年人,但他每次回乡,还是要带上礼物去看望老汉的儿子一家,老汉的儿子感动地说:“我父亲只是做了一件小事,却被崔大人记住了这么多年!”
  
  别人对自己的好,哪怕只是一点点好,也要牢牢记住,而且在多年以后还不忘感激,这种处世方式,是一种难得的境界,值得我们心向往之。

别人的好,你能记住多少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