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摘成长

大多数青春片里的生活,不值得你去度过

本文已影响 2.75W人 

这两天翻微信朋友圈,看到有个朋友转了一段有趣的想法:“为什么就没有人拍一部真正反映现实的青春电影?比如女主角从小到大都很丑,暗恋学校的校草。然后校草跟校花好了,女主角只好以学习来麻痹自己,最后考上了一所三本学校。”
  
  读起来颇颓丧的一段话,我却禁不住被逗笑了。在少女时代,我曾暗恋班草长达三年,有一个专门为他建立的私人博客,一本写满字的“空白”笔记本——为了避免被他人发现,我用当时小卖部6元一支的“天价笔”书写对他的想念。那支笔的墨水是无色的,写出来之后,按住笔端的紫外线灯照射本子,你才能看清写了些什么。这只是又傻又纯真的青春的一部分。
  
  我9岁的时候,妈妈问我要什么生日礼物,我说想学钢琴。一架钢琴要上万块钱,我妈劝我说:“给你买一条裙子吧。”裙子穿了没多久就封存了,但对钢琴我却惦记了很久。后来许多次自己的梦想不能成真,我都懂事地半途而废了。我理解家里的难处,也并不觉得多么难过。
  
  后来大学有次上声乐选修课,和老师闲聊起来,她让我把双手张开:“你这双手啊,怎么没想过去学钢琴呢?”那一刻我竟然有点热泪盈眶,有种冲动,想摇醒9岁的我:“喂,有人夸你的手很适合弹钢琴噢!”这件事之后,我反倒觉得打开了一个心结,多年后的一次小小的肯定,是对儿时记忆的一种补偿。很多人长大之后,都会有意无意地为小时候的缺憾寻找弥补。
  
  歌曲《青春白皮书》里有一段颇有和解意味的话:“再见了我的爱,记忆为你尘封,不想不痒不痛。”当我们回忆青春,最先想到的是心里仍然执着的东西。那些已经释然了的,很快就会忘记。
  
  普通人的青春,其实是这样一番场景:我们过了最热血的那个阶段,开始试着和过去的遗憾和解,或封存,或感恩。然后那些好的和不好的,都和自己融在一起,繼续向前。校园时期我听到过最频繁的感召,就是“再不疯狂你就老了”,好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做点什么不一样的事情。
  
  就像我,渴望早恋,却连末班车都没有搭上。在毕业后,谈了第一个男朋友,却整天想要拉着他去做一些幼稚的事。折腾了一圈才发现,我不过是想找回一些那些年我以为我错过了的东西。但是,青春本来就是无添加的、最简单的。暗恋过的人,写过的小本子,号啕大哭过的夜晚,其实就是我们自己最独一无二的青春,我其实早已经历过了。
  
  而青春里最可贵的品质,反而是沉淀后的真诚。

大多数青春片里的生活,不值得你去度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