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摘成长

我们的尴尬,与别人无关

本文已影响 3.99K人 

高一新生刚入学时,我们语文备课组商定,在每节语文课正式上課前增添一个环节:“小故事,大道理”。每次让一位同学提前准备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然后从多角度分析一下其中包含的道理。
  
  目的是什么呢?首先,很多学生平时不善言谈,也不愿意和人交谈,口头表达能力弱,当众讲话还很胆怯。一学期下来,每人至少轮到一次。学生可以从中得到锻炼,提高心理素质,增强表达能力。其次,大量学生写作文缺少素材、语言组织混乱,通过这项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还可以锻炼学生提炼观点、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所以这个只占几分钟的环节,其实可以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一直以来,学生对这个环节都很有兴趣。如果哪一天有同学没准备好或者忘了,全班同学马上会一起喊起来:“小故事,大道理!小故事,大道理!”很抢我正课的风头。
  
  到学期快结束的时候,杨丽璇同学分享了她的故事,分析了其中的道理。我点评之后提了一个问题:“这一节课是本学期倒数第二节语文课,明天的语文课将是我们本学期的最后一节。杨丽璇的这次分享,按照舞台表演节目的术语应该叫作什么呢?”
  
  “压轴!”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那最后一个叫什么?”
  
  “大轴!”不愧是一中的学生,什么都知道。
  
  “明天最后一个小故事希望老师来讲!”有同学提议。“对,该老师来讲!”大家一起把目标对准了我,“必须讲老师亲身经历的故事!”我感觉自己被推上舞台了。“老师你最好讲你是怎么认识师娘的!”——这小子有点儿坏。
  
  次日,最后一节语文课。课前我讲了个事故——对,是事故,不是故事。
  
  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陇东的冬天很漫长,天照例亮得迟。感觉起得有点儿迟了,我匆匆穿好衣服,洗把脸,提着手提袋,在门口伸脚穿鞋,再踢两下,就出门了。早自习要盯学生背课文。
  
  早自习结束了,抽查部分学生背诵之后,我要到录播教室听两节示范课。我的课在下午,早上先听课,然后评课。之后照例要去年级办公室批改作文。
  
  去录播教室的时候,里边学生已经坐满了。我施施然从过道里穿过,边走边和同事打招呼,找位置坐下。老师讲得很精彩,思路清晰,各环节落实到位,重点突出,师生的互动亮点不断……我边听边在听课笔记上做着记录。
  
  不觉一节课结束了,课间休息时我在座位上回味着刚才的课堂内容。不经意间一低头,看到了自己的脚,不由得大吃一惊,陷入惶恐之中。我发现自己的一只脚赫然穿着彩色的运动鞋,另一只脚穿着黑色的棉皮鞋!我居然就这样一路穿过大街小巷,在学校里走了这么多地方,而且一点儿不适感都没有。真是丢死人了!瞬间我感到无地自容,有如芒刺在背,坐立不安:千万不要被人发现,不要被人看见!
  
  平时为了换穿方便,我在家门口玄关位置放着两双鞋,没想到这次穿错了。
  
  我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坚持坐着听完了下一节课。等评课结束,录播教室的人走光了,我悄悄收拾了东西,瞄着左右无人,赶紧往家里溜。远远看见有人过来,就绕着走。我专挑人少的小路走,有时候还要侧着身子走,尽量让人只看到我的侧面。想起古人讲究“正冠端履,守礼如愚”,老家的人更是把“歪戴帽子倒趿鞋”当作“二流子”的典型表征,我不由感慨,如果鞋帽穿戴不周正,连走路都不敢坦坦荡荡。
  
  路上清洁工正在弯腰捡拾地上的纸屑;两个年轻女子走过,有说有笑在讨论着什么;进入小区的时候,有老人领着孙子在院子里转悠,甚至朝着我看了一眼,也没什么反应。
  
  ……
  
  终于进门了,家里也没人。孩子上学去了,老婆还没有下班。我长出一口气,从学校到家里,不远的路程,走得我惊心动魄、惊魂未定,有如穿越火线历险一般。
  
  下午到单位,也没有人说什么,一切和平时一样,大家都忙着自己手头的工作,井然有序,风平浪静。良久,我忍不住问一句:“你们发现我早上有什么特别没有?”同事都摇摇头,又都忙自己手头的工作了。
  
  顿时我心里涌上一股失落。我原本在心里准备好了迎接各种议论、指指点点以及善意的调侃,但全都落空了。原本那么沉重的压力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在一身轻松的同时我突然也感到了一丝落寞。
  
  我想多了,真的想多了。
  
  然后我明白了一些道理。
  
  首先,大家都很忙,从早上6点起床开始,收拾东西打着哈欠迎着寒风奔赴学校,看学生自习、备课、做课件、上课、批改作业……一天中,都是掐着点,计算着时间,争分夺秒,像上紧了发条似的。这就是老师的日常。工作繁忙、节奏加快导致人们都专注于自己手头的事务,没有人在意谁换了什么发型,谁穿了什么衣服,大家对此都是漠然的。其次,作为普通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除了至亲再无人关注。
  
  我曾经那么沉重的尴尬只是自己尴尬,与整个世界无关。
  
  所以,我们心里的一切烦恼、困惑或许都是庸人自扰,我们心里比天大的事情其实大多都无足轻重。不仅如此,我们自己的一切喜怒哀乐基本上不具备和全世界共享的现实条件。正如陶渊明所说的“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那么何必自己跟自己较劲,患得患失呢?所以,悦纳自己,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不必带着压力前行,不要太在意别人怎么看我们。大部分尴尬的事,都是当事人自己想出来的。

我们的尴尬,与别人无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