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摘热读

农商斗联

本文已影响 1.98W人 

民国时,一山村住着两户人家,一东一西,大门对着大门。东边的这一家,当家的姓赵名尚农,是个庄稼汉;西边的这一家,当家的姓钱名聚财,是个买卖人。
  
  有一回过大年,赵尚农把大半辈子勤俭持家的经验总结起来,编成一副对联,贴在大门两边:
  
  父慈子孝发家宝;
  
  兄宽弟让致富经。
  
  本来,这副对联尽是吉利话,但让对面的钱聚财看了,却如鲠在喉、如芒刺背。因为,他想到了自己的身世:当年由于他和父母吵了架,跟兄弟动了手,才带着平素积攒下的钱,背井离乡,流落到这个老山沟里来。生性多疑的他误以为尚农是在借对联夸己讽人,便暗暗下了决心,明年一定要回敬一副。
  
  光阴似箭,转眼又是一年。刚过腊月二十三,钱聚财就把早就写好的一副对联贴了出去:
  
  算盘珠子哗哗响;
  
  金银财宝源源来。
  
  赵尚农看了,好嘛,这是显你买卖人能耐,夸你钱家有钱。于是,便把早已写好的一副对联撂在一边,重写了一副贴了出去:
  
  锄头落地咚咚响;
  
  米粮归仓滚滚来。
  
  从此,两家貌合神离,都以对联为武器,年年过年年年斗,斗得难解难分。
  
  这一年,钱聚财贴出的对联是:
  
  花绸锦缎一柜一柜;
  
  好酒香油一缸一缸。
  
  针锋相对,赵家贴出的对联是:
  
  稻麦黍豆一囤一囤;
  
  骡马牛羊一群一群。
  
  又到年底了,钱聚财反复琢磨,编出一副自以为叫对门赵家憋死也答对不上的对联,抢先贴了出去:
  
  生意兴隆通四海尝尽四海美味;
  
  财源茂盛达三江穿遍三江绫罗。
  
  赵尚农一看,心里说,只顾享受,只图快活,什么德性?便照搬过来两句现成的话,作为上下联,写了出来,贴了出去,意在奉劝钱聚财莫忘根本。联云: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钱聚财没想到赵老汉还有这么一手,反倒叫自己憋了一口气。这口气足足憋了一年。又到年底了,该出出这口气了,便写了这么一副对联贴了出去:
  
  人在后,牛在前,前后不过五尺远近;
  
  脸朝地,背朝天,天地只有半丈方圆。
  
  赵尚农老汉一看,气不打一处来。心里说:你胆大包天,竟敢糟践咱们庄户人,说咱们庄户人腿短眼小,没经过啥世面,没见过啥稀罕!于是,他把旱烟锅啪啪啪一磕,拿起笔,写出了这么一副:
  
  打也伤人,骂也伤人,伤人不知轻重;
  
  说你有钱,道你有钱,有钱便是东西。
  
  赵老汉的这副对联着实厉害,既尖刻又辛辣。上联看起来是好话,劝人不要打人骂人,其实,这“伤人”是“商人”的串音。意思是说,打的是商人,骂的是商人,商人连轻重也不知道。下联看起来也对,有钱不是就能够买到东西吗?其实,“有钱便是东西”,是说对面大门里的老钱不是人,是东西。
  
  众人看了,说:真想不到这两户人家竟然因为写对子就结了这么大的仇!本村一教书先生则连连摇头,心里说:一个尊农轻商,一个尊商轻农,都不对呀!农商本来就是一家嘛,应该农商并重,商农携手才是啊!正好,教书先生的家与赵、钱两家成“品”字形,他在那两家大门的中间贴出了这样一副对联:
  
  南来北往,货物流通,遂成东镇西市;
  
  春耕夏锄,禾苗生长,才有秋收冬藏。
  
  赵、钱两家看了教书先生贴出的这副对联,都感到羞愧。年三十晚上,各自都悄悄地把原来贴出的那一副扯了,换了一副新联。大年初一早上,村里人看见老钱家大门上的对联是:
  
  闯东西南北苦经营,也好也好;
  
  忘春夏秋冬勤耕耘,不该不该。
  
  人们转过身来,又见老赵家大门上的对联是:
  
  重春夏秋冬勤耕耘,也好也好;
  
  轻东西南北苦经营,不该不该。
  
  从此两家尽释前嫌,和睦相处,互相帮衬,齐头并进,共同致富。

农商斗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