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文摘社会

全民“写”时代

本文已影响 1.58W人 

全民“写”时代,听起来似乎有点夸张。不过,想想空中漫天飞舞的短信,网络上不计其数的微博、博客、论坛、空间……就会觉得真像那么回事。更别说,还有传统纸质媒体上铺天盖地的文山字海。
  
  人人都能写,都在写,肯定是好事,起码表明国民文化素质提高了,表达更自由了。在人们文化水平比较低的时代,简单地写字认字都会令人景仰。舞文弄墨,吟诗作文,这些高智商高品位的雅事,更被看做是属于作家才有的“特权”及“能耐”,作家在普通人眼里,彼时还是相当神圣,相当高不可攀的。
  
  现在则完全变了。有个不太新鲜的笑话,说某人在报纸上发表了几个“豆腐块”,别人恭维他成了作家。某人立马生气地回击:你才“作家”呢!你们全家都是“作家”!在这个人眼里,“作家”成了骂人的词。笑话虽刻薄,但足以说明问题。在这样一个表达渠道更加便捷和多样化的时代,“作家”已经泛滥贬值——除非,你是鲁迅那样的作家。这,显然不大可能,就算专业作家,大概也可望而不可即。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写,只是一种表达。有了好笑的段子,编个手机短信发送给朋友;遇上开心的事,织个“围脖”传到网上与人分享;在博客、空间等“自留地”里,可以抒写自己的酸甜苦辣;忽有缪斯女神光顾,也许会心血来潮地风花雪月几下,写出自我陶醉的“华章”,挂进网上论坛;如果依旧痴迷于变成铅字,就点击电子邮件发送给报纸杂志,没准,真的就变成了现实……
  
  如此这般“写”法,每天,正海量发生着。当普通人具备了用文字表达思想的能力和便利,“写”,就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如同见面说话不见面打电话那般寻常,如同饿了吃饭困了睡觉那般自然。大多数人,并不会把这样的“写”,进一步提升至写作的高度。即便文字偶然有幸变成铅字,通过传统的纸媒发表出来了,赚点稿费作外快,也只当做生活中的小乐趣,一种写字带来的乐趣。
  
  凡事总有例外,也有很多人对“写”痴迷,奋不顾身地要把“写”变成写作,并立志将写作进行到底。其出发点,或为谋生活,或为捞名气,或为文学信仰……动机各异,不一而足,但都不重要。花花绿绿的报纸杂志版面,为写手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写手炮制出无数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儿女情长,娱乐大众视觉神经的同时,也激发着其更旺盛的写作欲。除此,别无功用。
  
  从事写作的人多了,各种麻烦是非很自然地产生。固然没人能真正成为大文豪、大作家,文人相轻的毛病却都沾染上了。自己的文章再不济,也是“自己的孩子”,别人的都不如自己,“老子天下第一”。绞尽脑汁,实在写不出东西时,会将别人的文字巧妙地改头换面,拿来做自己的。或者,利用已经博得的名气,成立写作坊,流水线大批量生产“作品”,贴上自己的标签出售……文章之后,有蠢蠢欲动的心。
  
  以前常说,字是人的脸。意思很简单,通过看某人写的字,来判断其性格脾性。无纸化写作时代,基本看不到作者的字,这招识人的方法完全无效。还有种说法,文如其人。可是,面对千篇一律的文章,或者由他人捉刀代笔的作品,想判断作者怎么样,估计也不可能。文章真假都需要存疑时,文品何以展现人品?文以载道,更是奢谈。
  
  所以说,看看鸡蛋就行了,没必要再去追究下蛋的鸡怎么样。全民“写”时代,浮华虚荣的写作,终究产生不出一等襟怀的大家。唯有期待,无论普通人,还是写手、作家,通过生活中的抒“写”,胸怀才能够渐渐变得宽阔阳光,真正匹配得上这样一个开放繁荣的时代!

全民“写”时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