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文摘人物

嘲笑中诞生的诺贝尔奖

本文已影响 1.83K人 

1941年他出生于以色列特拉维夫一个乡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但他似乎基因变异,打小就让大家觉得脑袋有毛病,他总喜欢胡思乱想,别人习以为常的事物,他却总要刨根究底,就是老师也很多时候难以作答,而老师就格外刁难他,故意出他的洋相,他就成了大家嘲弄的对象。幸好他智力超群,一路过关斩将,求学路上倒是顺畅,1972年就从以色列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他特立独行,总是带着怀疑的目光审视着这世界,希望在正常中找出不正常来,生活也就磕磕碰碰,不那么得志。
  
  1982年,41岁的他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从事研究工作,但依然不改曾经的偏执,敢于坚持和主流迥异的观点。这年4月8日,他首次在电子显微镜中观察到一种“反常理”的现象—当时所观察的铝合金中的原子,是以一种不重复的非周期性对称有序方式排列的,而按照当时的理论,具有此种原子排列方式的固体物质是不存在的。他仿佛发现了新大陆,把这种固体物质命名为“准晶体”。他发现“准晶体”后,耗时几个月,千方百计试图说服他的同事,但一切皆是徒劳,不仅没人听他的解释,反而都以为他是疯子。他还被要求离开当时所在的研究小组。
  
  百般无奈,他只有返回以色列,可照样受到无数的嘲弄,甚至有人指着他的鼻子说:本想疯子去了美国,他们可以安静;没想到疯子还是被遣回,他们的生活又会发疯。他近乎麻木地接受嘲笑,始终不放弃一丝一毫的希望去寻求支持,终于得到一个叫亚瑟的朋友的帮助,准备将“准晶体”的有关研究成果公开发表。
  
  起初,这篇论文频频遭到拒绝,一些编辑甚至说他们不要如此无聊,连起码的“科学常识”都不懂得,却做所谓的研究,耽误编辑的宝贵时间,真是疯子。但在他和亚瑟历尽千辛万苦,直到1984年,论文终于在一家小刊物得以发表,但犹如化学界扔了一枚重磅炸弹,掀起了轩然大波。许多老师选用了他的事例,教育学生不要不学无术,不要胡思乱想,要扎扎实实立足试验,尊重“常识”,才不会闹笑话,才能出成果。一些化学界权威也纷纷站出来,公开质疑他的发现,尤其是著名化学家、两届诺奖得主鲍林更是充满了揶揄:他是在胡言乱语,没有什么准晶体,只有“准科学家”。
  
  “准晶体”一点都没有晶晶发亮照亮他的前程,倒似是黑体一般,把他导向了不归路,而执拗的他,也似乎下定了决心一条路走到黑。近三十年,他和“常识”背道而驰,专注研究“准晶体”,终于渐渐地消除了科学界的质疑,并促使科学家开始重新思考对物质结构的认知。而准晶体材料硬度很高,同时具有一定弹性,不易损伤,使用寿命长,可应用于制造眼外科手术微细针头、刀刃等硬度较高的工具;准晶体材料无黏着力并且导热性较差,其应用范围还包括制造不粘锅具、柴油发动机等,应用前景广阔。这些都极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准晶体”的发现也成为科学界最伟大的发现之一,也因为挑战“常识”,挑战了当时的权威体系,体现了科学最本质的精神—怀疑。
  
  他就是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因发现准晶体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
  
  古稀之年获大奖,谢赫特曼显得很平静:“科学需要质疑,尤其是任何新事物,也许都难免遭到误解甚至嘲笑,而经受住了嘲笑笑到最后,也就获得了大奖。”

嘲笑中诞生的诺贝尔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